top top top
第C03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活在東瀛)滿溢的溫情
(西窗小語)經濟專家籲美歸還阿央行錢
(雕刻時光)實在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
(娛情未了)主婦日誌
(燕堂夜話)莆田四大名果
(若無其事)口 福
(克萊因瓶)上菜表演和餐廳演員
(信步由之)《黑豹2》的女角們
(筆雯集)卧冰求鯉的“孝道”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筆雯集)卧冰求鯉的“孝道”

冬春軒

卧冰求鯉的“孝道”

    孝字怎解?先說不孝。古語有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若以此作為孝的準則,我自問已盡孝。再翻字書,《說文》:“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舜徽謂:“孝、好二字雙聲,故《釋名》即以好訓孝(以好解作孝)。今俗稱子女有孝行者,恆謂其對父母很好,即善事父母之意。”倘以此作為孝的準則,我自詡是不孝,因為父早逝,從我的回憶中,只知自己有一位“二十四孝老竇”;稍長,因戰亂,母遣我離鄉別井,戰亂未平,母亦離世。對父母欲事無從,欲孝不得。以此自我評定,絕非孝子,勉強說,雖非孝子,亦不算逆子。

    《左傳 · 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與逆相對是順。《左傳》又說:“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看來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忠孝也不例外。君無義,父不慈,兄乏愛,試問何順可言?不過,“陽”字韻部兩句話:“王祥求鯉”,“叔向埋羊”。第一句是講孝道的,故事摘自民間故事《二十四孝》的〈王祥卧冰求鯉〉,其開場白有句云:“為子知孝豈計親慈,冰下有鯉求則得之。寒潭一片梨花月,照見兒心淨似雪。”話說魯人王祥,字休徵。早年喪母,繼母朱氏立心不慈,每於父前數譖之,祥由是失愛於父,但繼母欲食鯉魚,時值天氣冰凍,祥欲挽回母心,盡心行孝,遂解衣卧於冰上,冰忽裂開。雙鯉躍出。祥得魚持歸奉母,自此母改前非,視祥如己出,共享天倫。

    像這樣的故事在《二十四孝》中多的是,荒誕絕倫,正如〈郭巨埋兒〉,為了孝母,竟忍心把兒子活生生埋葬,藉此減少負擔,把口糧奉母。粵俚云:“食,就食啲好;死,就死啲老。”豈有死幼留老之理?

    “叔向埋羊”,是晉國高官,曾有偷羊賊送他一個羊頭,他母親知是賊贓,不吃,埋於土中。後案件偵破,連累接贓人,追查後,叔向母把羊頭挖出,證明叔向沒有貪污。叔向本名叫肸,因埋羊一案作為自己的姓氏,複姓“羊舌”。

    冬春軒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