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犯真的能重獲新生嗎?
——談《前科者》
世界普遍對有案底的人,留有永不磨滅的不良印象,所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成事如是,人生也同樣如是。先入為主的觀念雖難定對錯,但都易於理解,與其說是一種偏見,不如說是一種社會上不成文的共識。
到底心要有多大,才能對前科者抱有希望並給予幫助?在日本,有一種無償的政府職位“保護司”,其用意是幫助留有案底的出獄人士重投社會,重拾人生。由有村架純擔演的電影女主角,是一名身兼全職便利店員的保護司,靠着一顆熱血衝勁的心,希望在生活和理想兩兼顧的情況下,協助更多前科者步回人生正軌。
正如所有類似的電影,主角心境一定是猶如聖母般的存在,熱心,單純,熱血,包容,勇敢。以上元素通通出現在有村架純身上,熱血腦衝的溫柔傻大姐,與其說有村架純演技平平,還不如說電影塑造的主角只流於平面,讓演員難以有發揮的機會。雖說角色們在人設背景上都沒有立體之處,但電影在剖析前科者行為背後上卻頗有心思。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一般電影為了不讓壞人角色只停在“單純的惡”的層面,都會幫他們的惡行背後,賦予一個易於理解而又偏正向的緣由,比如“一男子行劫,源於家中老幼瀕臨餓死邊緣”等,這種理由雖不全然被觀眾埋單,但的確是讓“惡行”不止於“惡”的方法。但《前科者》除了有補充男主角殺人惡行背後的理由外,更把篇幅着墨於他的童年。父親家暴,孤兒院被霸凌,讓男主角從小開始累積負面情緒,直到一個契機,“當初把我拉向不幸的人,只要把他們通講殺掉,幸福和平靜就會回到我身邊”的念頭油然而生,最終第一個被殺者的一句,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要是沒有這樣的童年經歷,被殺者的那句,可能也只是一句比較刺耳的話罷了。
仇恨的骨牌並不會停止
可能每個人都值得人生的第二機會,但真實社會不這麼認為。“第二機會”成了本片的第二命題,在有村架純這熱血溫柔的保護司眼中,每個前科者都是因一時迷惘才犯惡行,雖然有村年幼時曾遭殺身之禍,幸得男同學父親以命相救,但聖母般的她仍把“第二機會”奉為人生信條。而當初的男同學,經歷了父親用命換同學,開始嫉惡如仇,長大後成了警察,面對前科者,這位警察哥哥選擇絕對的正義。因前科者的出現,價值觀近乎對立的兩者,被命運之網交織在一起,一方代表了“第二機會”,一方代表了“現實社會”。但若“第二機會”值得被社會廣泛認可、加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的邏輯成立,那把受害者迫成加害者的加害者又值不值得第二機會呢?若果因為加害者曾也是受害者而值得第二機會,那按照骨牌邏輯往回推,是不是只有史上第一個加害者是惡的根源?而且被害者的傷痛該如何處理,難道加點人情味自我消化消化就是第二機會所帶出的平等?可能第二機會這命題是永恆的命題,大家有大家的選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是減少前科者的方法。
溫柔以待才是稀缺品
戲中石橋靜河飾演的太妹雖然戲份不多,卻點出社會金字塔靠前的人對前科者傲慢與偏見的盲點。為她辯護的國定律師、讓她去反省的法官、只會說那幾句說辭的獄警,大家都一副代表全世界的樣子,只會用正義凜然的態度指責着前科者的行為。但女主角的弱小一面,反而成了溫柔的體貼,保護司或許是社會上普遍人認為前科者最需要的東西,但其實溫柔和信任才是解封人心的武器。
而片中基本只停留在美好的一面,並沒有引出人性多樣的可能性,甚是可惜。整體電影沙石雖多,有很多可做得更好的地方,但情感仍然真摯細膩,帶出很多值得深思的價值,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張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