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演藝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很少缺席的大三巴牌坊
“(界+刂)櫈”樂與怒
德國電影節澳港兩地開幕片淺談
殺人犯真的能重獲新生嗎?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1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界+刂)櫈”樂與怒

尼修斯


近來本地不少作品在網上平台受到熱烈討論


    “(界+刂)櫈”樂與怒

    說到演藝評論,在網絡世界未存在時,只會在報章上零星出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年劇團的崛起,令當時恆常活躍的劇團數目,由原有的一隻手數得完,躍升至手指腳指相加才可以數齊:晴軒、慈藝、朗妍、青苗、文娛、校園純演集、藝協舍、映劇坊等等,每個青年劇團的風格都不相同,加上當時資深的海燕、曉角、澳門戲劇社等,演出的繁盛和多元,令評論或者觀後感的文章增多,在《華僑報》、《正報》、《澳門脈搏》均見評論的影子。《澳門日報》在九十年代初首開先河,推出一個給人自由投稿的藝評專欄“演藝講場”,可說是推動演藝評論的大手,之後“藝海版”邀請多位劇場人每日一稿的“戲語群音”,更令藝評之風日盛,打下基礎。當時寫藝評的多是劇場圈中人,鮮有外人進入,澳門在一段時間似乎只能靠老筆縱橫,缺了新手孵化之地。一九九九年開始舉辦的澳門藝穗節,機緣巧合下,成了第二波的推動力,持續多年。

    時為二〇〇一年,澳門藝穗節舉行了藝評工作坊,由香港的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主持,種下了培養藝評人的種子,慢慢生根開花,到了二〇〇七年,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在節內推出“駐節藝評人計劃”,再次邀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來澳撐場,合力發展澳門演藝評論,而“駐節藝評”亦連續多年成為藝穗節的節目,其後在藝術節也曾出現。藝評能持續發展,少不了重心人物,劇場人莫兆忠和藝評之間,多年來似乎已劃上等號。在他的努力耕耘下,並不易搞的藝評活動開始成形,他更曾將港、台兩地藝評人和澳門本地新手放在一起做藝穗節的駐節藝評人,令參加者有更大的衝擊。二〇一〇年,澳門文化中心的“演藝評論及藝文寫作工作坊”由已故的周凡夫先生主持,他對教學的熱誠,及他的博學和個人魅力,激發了學員成立澳門演藝評論協會。 近年的多個藝術節慶,都有藝評的延伸活動,而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的評論網站“評地”是當中重要的基地,再加上現在大家讀着的“演藝版”,都成為了發表評論的“正常”途徑,不少文章亦擺脫了觀後感在分析上的不足,演變成更多角度、足以深入討論的文章。

    我用了“正常”兩字,可能立刻被人非議,要解釋何謂正常、不正常,你認為自己很正常嗎?你的目光才是不正常……在下膽怯,先自白一下,“正常”並不對等於不正常,亦無貶義,它只是形容過往在主流媒體中發表文章的途徑,在當中出現的藝評,有些會着重修辭和起承轉合,有些會恪守某種藝文寫作的架構:描述作品、分析、詮釋、判斷……務求令沒有看過作品的人也可看出個明白。網上自由評論,往往是快字先行,快意加快速,在還沒有把作品忘記前,直舒己見,快人快語,對於行文的思前想後比較少有,所謂“有嗰句講嗰句”,坦率是現代人的新價值。對作品的創造者來說,兩者均有價值,問題在於你是否嚥得下。“正常”的文章寫得客氣,易被標籤為犬儒,網上自由評論的文章寫得辛辣不留情面,易被視為情緒發洩,花生友更會懷疑是個人恩仇。寫者無心,看者有意,更是常見之事。評論的“評”字是“言”加上“平”,說文解字中,平是“語平舒也”,其本義是樂聲舒緩、氣息舒徐,這個解說是指評論者的發言態度,抑或是受評者要把持的心理狀態,那便是你的自由選擇了。

    (下)

    尼修斯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