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強則滅 木強則折
看看今天的新聞,無論紙媒、電媒都充滿火藥味。總的來說是一個“兵”字。我不自量力,也來一次紙上談兵。
日前說過那個“医”字,與兵器有關。《呂覽 · 慎大》,“釁鼓旗兵甲。”高誘注曰:“兵,戈、戟、箭、矢也。”易言之,兵的第一個涵義不是士卒,而是武器。揆諸今日之“兵”,同樣是武器,而且武器更先進,是飛彈、導彈、原子彈、毀滅地球的核武器。誠如顏之推所言:“兵凶戰危,非安全之道。”
《老子》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這段話是哲學,其實也是科學。人活着時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便僵硬;草木生長時形質是柔脆的,死了便乾枯。所有堅強的東西都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存一類。基於這個原理,可以推想,擁兵逞強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就會遭到砍伐。老子的結論是:凡是強大的,反而居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佔在上面。《老子》三十六章也說過“柔弱勝剛強”。在四十三章則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這是說:天下最柔的東西,能駕御天下最堅硬的東西。無形的力量能穿透沒有空隙的東西,所謂“以柔制剛”。老子強調“柔弱”,旨在“無為而治”的作用,給為政者一種戒惕。
《列子 · 黃帝篇》:“天下有常勝之道,有不常勝之道。常勝之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他又說:這二者顯而易見,但人們往往會忽略。列子引粥(鬻)子的話:“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趨向)。強勝不若己,至於若己者剛;柔勝於己者,其力不可量。”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