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9版:教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協助孩子改善拖延習慣
由二○三○年到二○五○年:變與不變
小一家長的挑戰
創新能力與評核改革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由二○三○年到二○五○年:變與不變

藝 康

    由二○三○年到二○五○年:變與不變

    教師圖像

    在二○五○年教師應該擔任怎樣的角色?全篇報告環繞一個核心理念:由個別轉化成合作的專業社群,以團隊合作方式促進學生學習。

    報告中有關提升教師專業、促進教師成長、保障教師的教學自主和自由,這和《仁川宣言》時的論調大致相同。但有關教師角色轉型,則較宣言作了更深入與細緻的檢討。

    從歷史角度,教師的社會角度在十九至二十世紀逐步走向專業化。過往的教師只需要處理自身科目的知識與受教學生間的連結即可,但現在乃至未來的教師則率先要放棄這種“單打獨戰”的風格,成為合作的團隊。此種教師專業社群的理念並非新鮮事,但在國際報告重點指出老師的角色不應是個體而是群體,那便明示未來的發展主軸。例如,報告中談教師不需要視自己為全知者,就像他們的學生般,教學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頗有教學相長的意味。

    在具體執行上,報告認為第一步是教師的自我定位首先要進行調整,教師不能視自己只是單純在授課,更應該視自己為知識的產出、反饋和研究,和教育學的革新者,此角色要先自我認知,對自我有此要求,促進自我的專業發展,包括持續進修、受指導和合作教學等。

    第二步便是讓此角色能被社會認知、接受。具體的支援,包括教學自主必須受到維護與保護,除了教學時數與薪酬受到保障外,更應提供條件讓教師對教育政策發聲,對話是教師的核心工作之一,而他們往往是教育政策推動的主要持份者,所以,他們的聲音不能被拒諸門外。

    第三步便是教師和其同儕合作,這包括兩方面,讓他們能與教育研究者、學校分享和討論教學經驗與成果;其次,在實際的教學層面,讓他們與學科專家、閱讀推廣和圖書館專員、特教老師、輔導人員、社工,以及其他可能的持份者進行合作。只有持續教育、教專業成長,合作的學習環境,才能讓教師的教學工作邁步向前。

    上述的建議,不難看出近代教育神壇級人物弗雷勒(P.Freire, 1921-1997)《受壓迫者的教育學》的理論影子。而報告也對教師專業作了如此結論:教師專業發展既是終身學習亦是一個解結的過程,教師要清楚認知到他們的專業發展是一個動態的學習經驗,永無止境。教師角色的再定位、支援教師教學自主、鼓勵他們提供建議,成為未來教育政策的關鍵。

    學校環境

    學校氛圍的轉型自然是未來的重點,上文談及的各項變革重點,如去競爭化,在此不再贅述。學校作為教育生態系統的主要載體,報告認為未來的轉變首要是不能再如過往講求統一模式的校園氛圍,而是朝向多元並包的方向發展,簡言之,校園不是製作罐頭的場所,而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環境,範式的轉型也與當下社會主流價值暗合。

    報告特別提及,建構校園的多元價值是必須的,首步是構建安全、關愛、同理與同情的校園氛圍,這明顯接納了美國倫理學者諾丁(N.Noddings)的關愛校園理論影響;同時,報告指出關注氣候變化,共同推動綠色校園也是全球各校理應推行的。

    與《仁川宣言》報告相比,本次有了更具體而明確的方針,包括學校的建築與空間、時間表,以及學生的群組,必要重新構思進行設計,並依循兩項基本邏輯作開展:一、配合學生的學習所需;二、讓學生共同參與。報告特意點明這兩點實基於一項教學理念:讓學生設計自己的校園本身便具教學意義,讓學生行使自身的權利,去影響自己所在的校園,這正是一個學習過程。這教人想起十年前史丹福大學的d.School方案與近年台灣積極推動的“學美 · 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權充例子作參考。

    報告也因應新冠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作出分析,指出不少人因疫情而對學校功能產生質疑,並產生了科技能否代替學校環境的討論。但報告分析指,在可預示的未來它們未足以替代正式和實體的學習環境。利用AI、網上平台、電子科技等工具的目的是支援學校,用以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和交流能力,這在將來必不可缺。虛擬空間為人們提供獲取、參與和共享知識的新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危機:欺凌、假消息等。

    學校應該把握這些優勢,而非逃避。在應用人工智能時必須謹慎行事,以確保它們有助學生學習,而非加劇他們對現有價值的各種刻板印象與偏見。

    (中)

    藝    康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