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短柱體
《折桂令》又名《蟾宮曲》、《步蟾宮》、《蟾宮引》,大有“蟾宮折桂枝”之意,此外又名《天香引》、《廣寒秋》、《秋風第一枝》。《廣正譜》另列《百字折桂令》多加襯字襯句,湊足百字,故名。
《折桂令》的定格全曲十一句,首句七字,起韻,四字可不韻,四字叶韻。又四字、四字、四字叶韻。七字叶韻、七字叶韻;四字叶韻、四字、四字叶韻。第一、七、八句偶有減為六字者。第五六兩句可合為上三下四或七字句。第九句下可增四字句,平仄同第九句,須叶韻,增一句者多;小令增三句者亦有之。
馬致遠的《蟾宮曲》,題為“嘆世”者,首句就只有六字:“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説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裏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折桂令》有短柱體,即句中二字必藏韻,如虞集《鑾輿三顧茅廬》曲,一名叠韻。“短柱體”最明顯的是一句叶二韻或三韻,以平韻為上,平仄次之,元人名曰短柱,或曰短柱格。元虞集愛其新奇,亦賦《折桂令》云:“鑾輿三顧茅廬,漢祚難扶,日暮桑榆。深渡南瀘,長驅西蜀,力拒東吳。美乎周瑜妙術,悲夫關羽云殂。天數盈虛,造物乘除。問汝何如?笑賦歸歟!”句句兩字一韻。
元曲用詞淺白,尤其俚語頗多,看似下里巴人,容易為人們接受。不過很多限制,如某些句式是“合璧對”、“扇面對”、“隔句對”、“救尾對”、“連璧對”、“聯珠對”、“隔調對”、“重叠對”、“鸞鳳合鳴對”、“燕逐飛花對”等,加上所謂“短柱體”、“巧體”、“俳體”、“獨木橋體”、“離合體”、“嵌字體”、“回文體”、“反覆體”、“重句體”、“連環體”、“簡梅體”、“雪花體”和日前説過的“頂眞體”等,又某些字須用上聲或去聲字等,這些都是元曲的特色。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