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體重可預防高血壓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定義“肥胖”是一種慢性病,可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我們經常遇到體重相同的人,但看上去有些人較胖,有些人較瘦,原因是甚麼呢?主要原因不是體重,是“脂肪量”。單純的減“肥”,體重雖然有下降,但可能減去了肌肉和水份,基礎代謝率會隨之下降,免疫力也會下降,體重也容易反彈。體重管理重點在於“減脂”,在减少脂肪含量的同時保持或增加肌肉的含量,當肌肉量越高,基礎代謝率也會提高,減重效果也會提升,因此“增肌”也是減重不可或缺的一環。
人體體重的組成部分有身體的肌肉、骨骼、水份、器官結構等,不單反映肥瘦或體型,某程度可反映目前體重是否在正常範圍。不同性別、年齡的身體的脂肪、肌肉、骨骼組成比例也有不同,所以單看體重不可以代表一個人是否健康。
體脂的功能是維持體溫、保護關節及內部器官。過多的脂肪會損害人體健康,減少體內多餘脂肪可以降低患上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二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以及減低某些癌症的風險如乳癌、腸癌等;但身體脂肪過少亦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症、女性月經不調及不孕。長久下去,會引起其他健康風險,例如骨質流失。
肌肉的功能則是維持身體平衡、流動性和力量的重要器官。由於男女性徵的關係,女性的肌肉量比男性少,一個青壯年的女性約63至75%,男性約75至89%,隨着年齡的增長,女性會下降至約60%,男性則約70%。青少年如果高肌肉量可以降低成年後患糖尿病的風險;肌肉量對老年人都非常重要,不但可以保持活動能力、支撐關節,更可以平衡身體,減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如果肌肉量於短時間內下降至低水平,可能顯示着身體有隱藏的疾病,例如:癌症、腸胃炎症、晚期病患包括肺部、腎、心臟等。
因此,不論兒童、青少年、成人或長者都應該養成恆常進行肌肉強化活動的習慣,例如可因應個人狀況進行以下訓練:每星期進行二至三次有目標的運動鍛煉;主要肌群訓練二至四組;每組訓練進行八至十二次重複動作,均可有效促進身體健康。同時,肌肉強化活動的好處還包括:有助血壓和血糖的控制;減少肌肉及關節的慢性痛症;預防骨質疏鬆;減低跌倒和受傷機會等。
衛生局慢性病防制委員會心血管疾病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