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的兩極困境
青年時期,“一代不如一代”是我常聽見的評語。當代青年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就不如過去?沒想到,我本只想在《高學歷的背債世代》尋求面對學貸的共鳴,它卻回答了這個時代的重大詰問。
此書分析美國的“千禧世代”(泛指一九八〇年至一九九〇年間出生的人)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如何在“過度保護”下成長,然後加入前所未有的競爭。我認為,至少在澳門,書中所述的情況,對於一九九〇至二〇〇五年間出生的人,也有適用之處。
因為技術進步和文化素養的提高,父母對孩子有更高的保護意識和能力。為了讓孩子活得比自己好,父母致力搭建更完美的成長環境,但自我引導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需要在一定的資源缺失和風險下方能培養。於是,孩子成為了如今成人眼中無能的青年。
同時,傳統的“唯有讀書高”仍然根植於社會。在貸學金的加持下,大專教育成功普及。而普及亦帶來貶值,加上人工智能的發展,“高學歷,低就業”應運而生。當然,資源豐富還是有機會培養(或者發掘)才高八斗的青年,但天才始終是少數,大部分畢業生還是普通者,就業競爭反而更大。不得不追隨學歷,讓普遍畢業生未有收入已背負學貸債務,別說讓青年過得比父母好,不比父母差已是萬幸。偏偏社會在教育上投放的資源比過去多,少不免將矛頭指向仍然迷茫的青年身上。
書中深入分析各種美國政策及社會風氣,事情比我所理解的複雜得多。但無可否認的是,當年青年被動地深陷困境,同時承擔着難以被理解的苦況。
澳門的情況略佳,因為科技的進步程度未及美國,而大專教育學費及貸學金制度也相對寬鬆,所以職場競爭和學貸負擔都較小。然而,此書出版時尚未出現新冠疫情,如今已不得不將其考慮在內,發現時下青年面對的困境越發尖銳。壓力從天而降,一些青年迎難而上,在“內捲”下成為痛苦的尖子;一些青年深感未來無望,只得絕望地“躺平”。
我突然想起那句古老的說話:“我思故我在。”思考的意識在科技衝擊洪流下,顯得尤為重要。青年終有一天成為中年,無論是不是棟樑,這個年代的人終將成為社會主要的勞動力和領導者,更將養育下一代。如何找到自己的路,同時為未來的孩子鋪路,已不能遵循上一代“求穩定、求進步”的想法,而是必須學會獨立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由衷慶幸自己因緣際會讀到此書,提醒自己積極思考、勇於選擇,重新確立自己的價值。誰知道呢,或許作者那句“團結的人不會被打敗”有機會成真,而團結起來認真思考的青年,也有脫離困境的一天。
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