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花落去
曾幾何時,有人說過:“想做老闆,首先要忍受得伙記的氣。”是甚麼意思?看官們會明白的。
日前報載:疫情反覆,失業加劇,多位議員關注本澳就業環境惡化及外僱退場問題,行政長官承認就業情況嚴峻,最新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八。像這種情形,由於疫情使然,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向來依賴的所謂“龍頭產業”衰退才是最大原因。
入夜走進皇朝區,往常燈火通明,儼如白晝,如今已黯然無光。處身其境,我對“失色”一詞有更深的理解。此情此景,我想起晏殊的一闋《浣溪沙》,題曰〈春思〉: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神童,這個小孩子就接受過皇帝的召見,他全無懼色,一派童真。皇帝命題要他作詩。他說:“這題目我以前做過了,請陛下換一個題目。”言談舉止,令龍顏大悅,把他抱在膝上,親之如子。十四歲就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後升集賢殿學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去世。這些且不說,還是說一下他那闋詞。
表面看來,是作者在黃昏時分,手中一杯酒,閑聽家姬唱新詞,感嘆着花開花落,秋去春來,燕子歸來故地,一年時光轉瞬又過去了,是一篇惜時之作。不過好句不在多,“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成為“詞膽”。屬對工巧自不待言,其容量之大,概括力強,縱觀自然界,物換星移,生生息息。盛衰變化,是不由人意為轉移可以控制的。“無可奈何花落去”,正好是今天我們的環境。回顧回歸前夕那段日子,套用“似曾相識燕歸來”,堪稱絕配。據說,某年春末,池畔花叢下掩着不少落紅,晏殊偶得佳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但始終想不出對句,事隔多年,他與王琪說起此事,王琪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似曾相識燕歸來”,成珠聯璧合。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