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螽動股 莎雞振羽
據說社區首清零,止“靜”進鞏固。以上這些新聞術語,都是出現於瘟疫期間,不過是人云我亦云而已。本月二十三日(星期六)起,作有限復市復工。我由於與“紅、黃”為鄰,得蒙寵召,一連三日到外邊進行“核試”,目覩市區情況與往日“零舍不同”。所異者是“動、靜”兩字。
《易下 · 艮》:“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是止的意思,應當止的時候止,應當行的時候行,動靜不失時機,前途必然光明。《大學》說:“止於至善。”孔子說:“於止知其所止。”至於因為清零,動靜不失時機,是否“止於至善”?這是專業人士,屬於“有司”所決定,非在其位者,休得說三道四。
憑直覺看這蕞爾濠江,在“停擺”的近半個月,一片寂靜,就像“野渡無人舟自橫”,一片荒涼冷漠,頗有點陰森,以“死寂”兩字形容,庶幾近矣。自從復市復工,雖曰“有限”,已即時生氣勃勃。夫動者,生之微,此謂之生動,易言之是脫離靜止狀態。《詩 · 豳風 · 七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在本澳“靜”這期間,人們宅家禁足,雖然看來呈現一片“靜”,其實在“靜”的環境中,也有“動”的一面,所以《詩》“斯螽動股”。坊間有“螽斯衍慶”一語,是添丁之兆,宅家夫婦,如螽斯之“動股”頻頻,預告疫後人口將有所增長。《詩》又說:“六月莎雞振羽”,這是紡織娘的叫聲,振羽而鳴,在於叫春。以上所述都是“動”的表現,充滿生機,不過振羽、動股過後又如何?《詩》有句很掃興的說話:“嗟我婦子。”為何用上一個“嗟”字而非“喜”?《詩》的解釋是“曰為改歲”,意謂即將進入寒冬了!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