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發現多鰓東方魚化石
據中新社北京報道:“這件大約三點九億年前的東方魚化石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鰓(囊)特別多,多達四十五對,比之前命名多鰓魚的十二對還要多很多,又一次刷新了我們對多鰓魚的認識,也成為目前世界上鰓囊最多的一種魚類”。
或助倖存兩千萬年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蓋志琨研究員近日在北京接受專訪,談及研究團隊最新完成的一件古魚化石標本研究成果時這樣概括道。他認為,東方魚擁有史上數目最多的鰓囊,這可能是它們在因缺氧造成的生物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且延續約兩千萬年的秘訣所在。
這項遠古魚類演化研究重要成果論文,已在專業學術期刊《古脊椎動物學報》發表。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碩士研究生孟馨媛介紹說,本次研究的化石標本採自素有“恐龍之鄉”之譽的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也是“恐龍之鄉”首次發現三點九億年前盔甲魚類化石。
上世紀三十年代,由中國著名古生物家楊鍾健院士發現並命名的“中國第一龍”——許氏祿豐龍化石即在楚雄州祿豐縣發現,是中國人自己發現、發掘、研究並裝架的第一具恐龍。
此次研究的三點九億年前盔甲魚類東方魚化石標本,是一件保存不完整但特徵明顯的多鰓魚頭甲的一部分,它發現於毗鄰祿豐縣的武定縣城附近,化石保存在橙黃色石英砂岩上。雖然武定曾發現早泥盆世(約四點一億年前)的盔甲魚類的武定華南魚化石,但中泥盆世(約三點九億年前)的盔甲魚類化石發現尚屬首次。
鰓囊數目四十五對
孟馨媛稱,這件東方魚化石還是繼廣西之後中國發現的第二件中泥盆世盔甲魚類化石標本,由於盔甲魚類化石主要集中產自中國,因此也是世界上第二件中泥盆世盔甲魚類化石標本。
蓋志琨指出,鰓是魚類最重要的呼吸器官,這次研究的多鰓魚類東方魚化石,代表迄今所知史上鰓囊數目最多的盔甲魚類,其鰓囊數目達四十五對,是志留紀早期(約四點三八億年前)時期最原始盔甲魚類的七倍以上,現生魚類的鰓一般只有五至七對。
蓋志琨表示,盔甲魚類鰓囊數目成倍增多的演化現象,長期以來難以解釋,研究團隊此次東方魚化石新發現研究表明,其可能是盔甲魚類對早泥盆世反覆出現的海洋缺氧事件的一個演化響應。該研究將東方魚屬生存時代從約四點一億年前擴展到約三點九億年前,向後延續約兩千萬年。
這不但填補了多鰓魚類在雲南約三點九億年前的地質空白,也增加學界對盔甲魚類在泥盆紀輻射演化和擴散遷徙路線的認識,並對探討盔甲魚類的鰓囊數目與距今四點一億年左右海洋缺氧事件的協同演化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