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6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冀宣化現逾四千三恐龍足跡
哈密“翼龍伊甸園”揭秘
滇發現多鰓東方魚化石
大灣區之聲在港熱播
川暴雨山洪兩死四失聯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7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冀宣化現逾四千三恐龍足跡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的恐龍足跡化石 (新華網)

    冀宣化現逾四千三恐龍足跡

    據新華社、《河北日報》報道: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召開恐龍足跡化石群專題報道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地質人員在宣化發現的大型恐龍足跡化石群情況。此次發現涉及面積為九千多平方米,共有恐龍足跡四千三百多個,數量為全國之最。其所在岩石層距今已有一點五億年。

    本報綜合報道

    足跡類型多狀態好

    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總工程師孫蕭介紹,二○二○年四月,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在宣化區發現大型恐龍足跡化石群。該化石群位於宣化區的一處山坡上,堅硬的岩石上分佈着密密麻麻的恐龍足跡,這些足跡有的近似圓形,有的似獸爪形狀。

    專家通過對痕跡的辨認和分類探查,確定共有恐龍足跡四屬四種,並新發現恐龍足跡種屬一例,呈現出規模大、足跡類型多、保存狀態好保存狀態好的特點。

    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表示,這個層面屬於侏羅紀到白堊紀之交的時代,從現場足跡來推斷,植食性恐龍體長可達十五米以上,肉食性恐龍體長可達四到五米。

    足跡形成條件苛刻

    據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李建軍推測,發現足跡的現場在一億多年前曾擁有大片森林和水源,所以有大量植食性恐龍和肉食性恐龍在這里聚集。恐龍足跡形成條件非常苛刻,是恐龍在濕度、黏度、顆粒度適中的地表行走時留下的腳印所形成的化石,恐龍足跡比恐龍化石、恐龍蛋化石更具特色和意義。

    這些完好的恐龍足跡填補了河北省“燕遼”和“熱河”兩大中生代生物群落之間時間間斷的“空白區”,對於研究兩大生物群落的關聯性等科學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據介紹,這些恐龍足跡也填補了河北省“燕遼”和“熱河”兩大中生代生物群落之間時間間斷的“空白區”,對於研究兩大生物群落的關聯性等科學問題具有重要價值。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