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 談)社交距離
(心 曲)再談愛
(二弦)彼此彼此
(斷章寫義)原生家庭操控的自我救贖
(聲色點擊)毛孩也隔離
(古今亂炖)杜詩蘊涵
(杏林外史)墮馬是嚴重事故!
(筆雯集)孔尊文 老重質
(法説法)閑話文創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4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原生家庭操控的自我救贖

鏏 而

原生家庭操控的自我救贖

    以下哪一組(育兒觀念)是正確的觀念?A組: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故意傷害孩子是不對的。應該多鼓勵孩子犯錯誤。B組:無論怎樣,孩子都要尊敬父母。凡事必須按我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孩子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待在那兒。

    【摘自:《原生家庭》,蘇珊 · 福沃德、克雷格 · 巴克,北京時代華文書局,二○一八年八月】

    相信聰明的讀者都知道A才是正確的育兒觀念,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B育兒觀念的父母(操控型)——《原生家庭》五種有毒父母中(操控型、酗酒型、身體虐待型、言語虐待型、性虐待型),最不容易被察覺的一種。操控型父母分兩種:直接操控一般是強制性的,常包含威脅、恐嚇和羞辱;而間接操控則多見於軟性的情緒勒索,例如:你這樣媽媽很傷心;你這樣做才可以獲得支持;你這樣讓爸爸死不瞑目等。被控制的子女長大後,會不知不覺間形成焦慮、恐懼、完美主義等心理缺失。

    要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操控?首先,子女不應盲從父母的意願,面對操控時,不要太多情緒反應,但可作非辯護性回應:表示理解父母的感受,會認真思考建議,遺憾自己不認同此想法,抱歉讓其傷心失望。如果父母的操控傷害已成,也可自救,但“原諒不能解救受害者”,作者認為最終要做到釋懷:打開心結的三部曲是允許忿怒、表達忿怒和轉化忿怒,我們可以透過給父母寫信,向父母、親友、心理治療師告解,以學習、分享、實踐等助人自助的方式治療傷痛,讓遺憾成為自己成長的動力。

    “虎毒不吃兒”,多數父母的教育都是用心良苦的,然而“我都是為你好”不能成為操控子女的借口。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避免重複犯下或是自我意識不足下的無心之失,是此書給我最重要的提醒。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