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化深合區政策 促企進駐
【本報消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近日出台十條措施,協助企業降低綜合成本。有會計界表示,相關政策體現當局聽取民意,了解業界所需,尤其是生活配套如“用餐難”方面。但問題不只這些,關鍵是場地問題,以及深合區政策細則化,倘只有大框架,企業只會觀望,難落實進駐。
澳門華人會計師協會會長陸丹青表示,一直以來不少企業關注深合區政策,也有意進駐。如今年一月初已接觸到一些高新科技大企來澳發展,利用澳門作平台,目標是橫琴。基於橫琴政策相當優惠,硬件配套有產業鏈支援,如員工宿舍。倘是受鼓勵行業,更有地方租金優惠,稅務估計是按15%的所得稅來徵收;內地稅制一般為25%。
共享辦公室適合初創
如今又推出辦公和商業用房租金、商業用房裝修、品牌落地獎勵、營收獎勵、研發費、市場拓展等補助;降低商業配套運營成本,對辦公樓宇和產業園區內及周邊配套商業的商業品牌店經營主體,在滿足開業時間及開業率的相關要求下,給予適當運營補貼;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對供冷供熱耗能按照最高不超過兩成五的標準對新運行商業體予以補貼。在招人難、出行難、停車難、上學難等問題上,也透過提升公共配套服務予以解決。
顯見當局關注企業的“難題”,只是這些都是大方向,津貼、獎勵多少等未有細化。再者,“老問題”仍未解決。她說,現時橫琴辦公室、寫字樓較大,但澳門企業規模小,要到橫琴初創,可能只派駐一兩人。橫琴這種大面積單位,澳企相對難落戶且開支大,建議多提供共享辦公室鼓勵澳門居民到橫琴創業。儘管有辦公和商業用房租金補助,作用也不大。
至於有傳企業到內地銀行開戶難,要有實體辦公地址,她認為一來以防虛擬店,難確保公帑用到實處;二來也是迎合國際“潮流”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