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科學館獲綠色建築認證授牌
(新聞小語)強化培訓 壯大專科醫療力量
冷鋒至明起略降溫
保持澳門歐陸法制度長期不變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強化培訓 壯大專科醫療力量

夏 耘

    強化培訓   壯大專科醫療力量

    澳門醫學專科學院今年踏入六周年。新任的專業委員會主席李展潤透露將着手修改《醫學及護理專科培訓程序施行細則》,縮短開考時間,籌備新一屆住院醫生培訓工作,並計劃增加專科醫生培訓名額,壯大本澳專科醫療力量。

    六年來,醫學專科學院默默耕耘,建立起統一的公共和私人領域醫學專科培訓制度及計劃,設立專科醫生資格認可制度及專科培訓單位認證制度,鼓勵專科醫生自我增值,不斷提升醫學水平。

    學院現設有十二個分科學院和四十一個專科學部。學院將強化主導,加強同各培訓機構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善用既有培訓資源,創設條件擴大培訓名額。未來爭取實現每年恆常開考,各專科因應實況調整名額,助力醫療人員及學生規劃職業生涯。

    目前,公共及私人醫院均有相當數量的外聘醫生,折射本地專科醫生數量不足。澳門醫療市場較細,當局應根據實際需求合理控制培訓名額。專科醫生具備專業技術,未來亦可向大灣區、深合區等地拓展職業機會。

    醫療市場細,掣肘本地醫療發展。強化本地醫療人才培訓,並透過引入本澳欠缺、具高質素的外地醫療專才,兩者並行不悖。支持外地專才帶教,提升本澳醫療人才水平,有助本澳長遠醫療發展需要。

    醫學專科學院計劃擴充培訓名額,應與相關院校促進資源整合與合作,共享教學資源。與灣區各市先進醫院強化跨境協作,讓澳門專科醫生有更多臨床實戰良機。隨着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深度應用,機器人醫生、機器人“主刀”已在現實應用,未來,醫生的本職工作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學院培訓必須跟上發展形勢,培育更多優秀的複合型跨界人才。

    加強本地培訓、引入外地優質專才、提升醫療硬件水平、強化科研能力,是全球先進地區醫療水平不斷提升的不二法門。本澳持續完善行之有效的公私結合醫療體制,積極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真正實現“大病不出澳”,澳人樂見其成。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