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4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商戶:消費氣氛回暖 穩住經營信心
(一家之言)助中小企借數據精準發力
學者:中長期供需入手 刺激經濟
藉消費獎賞 餐飲薄利多銷碼新客
人行:MLF不再有統一中標利率
蘋果擴在華清潔能源產能 涉7.2億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助中小企借數據精準發力

春 耕

    助中小企借數據精準發力

    最近內地爆出黑心衛生棉問題,引發消費憂慮。結果小米董事長雷軍的社交媒體評論區再度成為網友的“許願池”,呼籲小米跨界生產衛生棉,仿佛把小米變為“入場即整頓”的符號象徵。

    網友在小米評論區許下眾多願望,清單五花八門,實質反映了消費市場林林總總的需求,有的是公眾的急難愁盼,也有天馬行空,當然少不了雜音。海量訊息,能否真正篩選並引用到市場是一大考驗。這恰恰是當前消費市場努力探索的方向。

    以創新為賣點、按需求為導向,希望燃點新的消費熱情,期望從疲弱、內捲的市場中找出路,是不同企業都在嘗試的方式,但說易行難。市場需求千頭萬緒,抽中想要找的“盲盒”,成功開發出大眾受落的商品,靠的絕不是運氣。畢竟各個環節成本不菲,不能輕舉妄動,故從大量數據中精準提煉出所需訊息,十分必要。

    如電商平台巨頭京東的代表分享所指,平台直面消費者,很多消費品動輒有幾十萬人以上的消費經歷或體驗,藉評論中找出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即時反映給供應商,讓他們能研發新產品。如此反饋模式,命中機會大大提高。問題是,中小企能否借用相似路徑,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近年不少中小企倍感營商困難,卻難以招架市場的變化,無力感不斷加重,希望政策扶持的聲音此起彼落。新一輪社區消費大獎賞昨已啟動,成為商戶的及時雨,希望增加生意機會,盡用消費獎賞紅利。雖然各方深明政策只有短期成效,並不治本,卻又找不出更好方式。當獎賞活動結束,居民消費重心繼續外移、旅客消費未能成功填補,消費缺口更似有擴大跡象。

    解決消費缺口,全面提振經濟是關鍵。但當前中小企面對的不僅是消費改變,更甚是生意不足難以創新嘗試,結果難以掌握消費趨勢與需求的循環。當下依重科技助力精準發展市場的趨勢加快,中小企提高存活率,以科學化、數據化了解客戶需求,開拓市場已是必要條件。全方位支持中小企發展,助力跟上市場步伐,刻不容緩。

    春  耕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