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3版:藝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青交打造音樂表演平台
汪阿姐下月來澳開唱
向巴哈致敬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穗獻藝
粵韻春暉粵劇曲藝會今響鑼
第廿二屆澳廣視《至愛新聽力》作品招募
《澳門人》介紹仇耀中攝影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穗獻藝



呂嘉帶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赴穗獻藝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穗獻藝

    “中國交響勁旅”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本月廿七日將在音樂總監呂嘉的帶領下,與女高音宋元明、鋼琴家張昊辰連袂登上廣州大劇院,傾情演繹李斯特、瓦格納與斯克裡亞賓的四部浪漫主義經典之作,展現新生代國家級樂團的匠心之音。

    是次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以呂嘉、宋元明、張昊辰組成的全明星陣容驚喜亮相羊城。三位藝術家將和樂團連袂呈現四部作品: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前奏曲及“愛之死”生死邊緣的明滅之光、斯克里亞賓《狂喜之詩》神秘主義的熱烈癲狂,到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彰顯其鋼琴藝術輝煌成就,作曲家姚晨《造園》蕩漾中國文化氣韻的精神尋根,把縱貫東西的浪漫主義精神彙聚一堂。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前奏曲及“愛之死”是瓦格納歌劇的兩個經典片段,分別位於歌劇的開頭和結尾。前奏曲以戲劇性的和絃開場,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緊張的氛圍,展現出強烈的抒情性和情感張力;而“愛之死”則是歌劇的高潮部分,通過女高音的演唱,將愛情的悲劇與解脫表現得淋漓。在交響詩《狂喜之詩》中,斯克裡亞賓所運用的“神秘和絃”全面體現了他的哲學思想,標誌了晚期浪漫主義音樂向現代主義音樂的轉型。

    作為一部傑出的浪漫主義鋼琴協奏曲,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既有其標誌性的技巧段落,又展現了高超的寫作技法。《造園》由優秀的中生代作曲家姚晨作於二〇二二年,在粗糲細膩交織的音色中,用充滿生命力的音樂語言,疊山理水,種花植木,勾勒出一處中國文人精神家園築造成長的過程。

    此次音樂會,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頂尖陣容攜手,呈獻融匯中西文化的精彩選曲,旨在讓觀眾領略當代中國交響樂演奏藝術的新面貌、新境界。而廣州大劇院則通過舉辦此次高規格交響樂演出,推動古典音樂的在地化傳播。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