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哈致敬
今(執筆當)天,三月廿一日,德國偉大作曲家約翰 · 塞巴斯蒂安 · 巴哈(J·S·Bach,一六八五至一七五O)誕辰三百四十周年的正日。我不在巴哈的出生地埃森納赫,也不在巴哈的安息地萊比錫,自然無緣趨前出席,當地的寄託仰慕與崇敬的紀念音樂會了。
然而,想對巴哈致以敬意,不管位於何方,都可通過巴哈音樂。在夕陽西斜時,我幻想着坐在萊比錫巴哈晚年奮鬥過的聖托馬斯教堂,獨個兒開了個“巴哈紀念音樂會”。先聽了巴哈的管風琴曲d小調《托卡塔和賦格》(Bwv565)和C大調《托卡塔、柔板和賦格》(Bwv564),然後聽巴哈的小提琴與大鍵琴的《6首奏鳴曲》中的b小調第一號(Bwv1014)和A大調第二號(Bwv1015)。
聽罷以上大作,尤其在聽d小調《托卡塔和賦格》的“托卡塔”時,我仍然像當年在奧地利聖弗洛里安修道院、德國雷根斯堡靠近多瑙河的那個教堂裡,耳聞現場演奏那樣感到震撼!說心潮澎湃已不足以形容了,實在自慚形穢,頓覺卑微渺小!
以為已過了“巴哈之夜”就釋然於懷了嗎?非也!我遺憾陸泓老師不在身邊,不與我度過不平凡之日。陸泓,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留德鋼琴家。天下的鋼琴家,有多少能像陸泓那樣幸運,她竟跟巴哈同月同日生日。也就在今天,我開玩笑地對居住上海的陸泓說:“晚上,如果您能飛來這邊,為我們演奏巴哈,那該具雙重意義!”這當然乃異想天開!不過,二O二五年還有四分三的日子,只期待能在巴哈誕辰三百四十周年的某一天,欣賞到陸泓演奏的,由詠歎調改為鋼琴曲的《羊兒可以安靜地吃草》,還有《法國組曲》等,那定然為快樂時刻!
音樂會完後,窗外一片漆黑。我撫摸着,在丹麥西蘭島北部的菲特烈古堡買得的,巴哈的小提琴與大鍵琴的《6首奏鳴曲》的CD唱片,心底裡在直呼:巴哈無處不在!巴哈屬於全世界!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