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旅客314萬 宿客按年跌11%
【本報消息】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二月入境旅客314.7萬人次,按年跌4.4%,主因去年同期內地八天春節假期帶動形成高比較基數。留宿旅客126萬,較去年同期減11.7%,不過夜旅客188.8萬,升1.1%。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為1.1日,按年持平;留宿旅客2.2日及不過夜旅客0.3日的平均逗留時間同樣維持不變。
內地客減國際客增
按客源分析,二月內地旅客按年減6.4%至229.1萬,當中自由行客133.1萬,降11.1%。透過“一周一行”、“一簽多行” 及“團進團出”方式入境的旅客分別有12萬、3萬及9,262人次。大灣區珠三角九市旅客按年減3.2%至112.2萬。
台灣地區6.8萬旅客,較去年同期升14.4%;香港特區58萬旅客,跌4.7%。
二月國際旅客20.7萬,按年增17.9%。東南亞市場方面,印尼1.5萬、馬來西亞1.4萬、泰國1.1萬及新加坡6,762人次旅客,同比分別升19.6%、18.1%、25.5%及25.2%;菲律賓3.8萬旅客則減2.5%。
來自南亞的印度4,093人次旅客與去年同期相若。東北亞的韓國5.9萬及日本1.4萬旅客,分別按年增41.8%及26.2%。長途客源中美國旅客1萬,按年升6.6%。
按入境渠道統計,二月經陸路(258萬,佔總數82%)、海路(33.4萬,佔10.6%)及空路(23.3萬,佔7.4%)入境的旅客分別按年減1.5%、21.8%及6%。
綜合發力引客延留
今年首兩個月的入境旅客共679.3萬,按年升10.4%。不過夜旅客404.3萬增20.8%,留宿旅客275萬則減少2%。首兩月旅客累計平均逗留時間較去年同期縮減0.2日至1日,留宿旅客2.2日與不過夜旅客0.3日維持不變,整體平均逗留時間縮短,主要是不過夜旅客佔比按年上升。
有旅遊業者表示,隨着簽證、區域交通越趨便利,行程規劃更顯彈性,不過夜旅客比例趨升是客觀存在。要延長客留,需有足夠吸引力,更要重點向遠程客招手。豐富夜間旅遊元素如夜市、演唱會,雖是一途,但澳門也需要有不同旅遊路線深度遊。當中民以食為天,澳門有奢華餐廳,也不缺各類平價美食,可硏究營造多條美食路線,滿足不同客群需要,豐富旅遊元素。還有交通便利性,讓旅客有動力走入不同區份探索與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