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 促樓市止跌回穩
【本報消息】今年以來,金融市場企穩回升,但本澳樓市氣氛依然低迷,樓價低位橫行。澳門第一太平戴維斯(澳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廖沛霖表示,目前樓市氣氛較差,主要源於居民信心不足,特別是觀望施政報告推出提振信心的措施。建議參考內地及香港做法,包括下調首期比例、重開投資移民、放寬人才引進及稅費改革,多管齊下促樓市止跌回穩。
須及時出招改善氣氛
廖沛霖表示,財政局公佈首兩月住宅成交數據,成交量與去年相若,但價格進一步下跌,反映樓市氣氛較差。居民對樓市信心不足,大部分買家舉棋不定,觀望氣氛濃厚,呈現膠着狀態。倘政府沒有及時推出提振政策,預計短期內整體物業市場難以扭轉當前困境。
另一方面,香港以至周邊地區、國際市場都有不少“筍盤”,尤其香港樓價下跌後,呎價與澳門進一步收窄,同一資金到外地有不少選擇,故投資者可能轉移外地尋找物業投資機會。倘澳門資金進一步流失至外地市場,將對物業市場、內需造成更大影響。故期望新屆政府在短期內推出精準、合適的措施,幫助物業市場止跌回穩以至穩步復甦。
下調樓按降置業門檻
內地、香港近年為應對低迷的樓市,持續推出多項刺激政策。如內地最近把住宅按揭貸款的首期比例下調至15%;香港則通過按揭保險機制,買家可獲得額外的按揭貸款,最高可達9成。目前澳門樓按比例統一為7成。故建議在當前低迷氣氛下,適度下調按揭政策,通過降低置業門檻,刺激並釋放市場活力。
香港去年優化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新規定容許購買5,000萬港元以上的住宅,當中1,000萬元可計算在投資額中。截至二四年十月,該計劃已吸引近600宗申請,為香港帶來近200億元的外資。
澳門自○七年叫停購買物業的投資移民計劃,近年有不少聲音希望重啟投資移民計劃以吸引外資。為免外資對本地民生造成影響,相關政策可調升門檻,如物業價值必須為1,500萬元或以上以及設禁售期等,兼顧吸引外資及維持本地市場穩定。
稅費改革增市場活力
雖然澳門近年推出人才引入制度,但最終獲批人數較少,包括高端、優秀及高級專業人才計劃自啟動起至今,共約500宗申請獲批。非高等院校非本地畢業生的申請個案不多,認為相關計劃的門檻有仍放寬空間,藉此吸引更多人才留澳發展。
早前香港把印花稅100元的門檻由300萬元上調至400萬元,藉此支持低預算買家置業。相比之下,雖然本澳首置人士購買300萬元的住宅可申請豁免印花稅,但仍有公證費、契費等相關費用,需支付3-4萬元的政府費用。澳門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於博彩稅收,對房地產稅收的依賴性較低,擁有更大的調整空間,認為可透過優化相關稅費制度提升市場活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