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壓力大 吉舖湧現
第一太平:民生區舖逾一成空置
【本報消息】疫後博彩旅遊業迅速復甦,但旅客結構、消費模式改變,加上居民消費外流,營商環境面臨較大壓力,民生區空置商舖顯著增加。第一太平戴維斯(澳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廖沛霖及市場調研部許遠星表示,該公司“掃街式”盤點調研,民生區街舖空置率普遍逾一成,最高逾兩成。建議重推四厘利息補貼,減輕包括工商界的利息負擔,穩定經濟及金融體系。
廖沛霖、許遠星表示,居民消費外流只是導致消費萎縮的原因之一,背後還與樓價下跌、居民薪酬跑輸通脹有關。例如,根據官方數據,二四年樓價較一九年跌逾2成。居民月入中位數由一九年的20,000元增至二四年的20,500元,增幅約2.5%;但二四年消費物價指數較一九年升3.6%,意味着居民收入追不上通脹。
渡船街舖空置達兩成
在負面財富效應、可預期收入減少、實際購買力下降的夾擊下,居民消費降級,令本地中小企營商更艱難。從一九年與二四年的零售業銷售額數據對比可見,大部分民生零售行業的銷售額均較一九年下跌,其中家電、化妝品等類別的銷售額更大降近40%,反映本地消費力明顯萎縮。
屬於居民核心消費區域的高士德及氹仔市中心的商舖,過去可謂一舖難求。但據該公司早前掃街調查,每條街道“逐間(吉舖)數”,發現近年空置商舖數量顯著增加,可見居民消費外流對民生區的衝擊。以新橋區為例,渡船街商舖空置達20.1%(參看附表),高士德大馬路、俾利喇街的空置率分別為13.4%、14.1%;氹仔市中心方面,佛山街商舖空置率高達16%。
倡重推四厘利息補貼
特區政府於疫情期間曾為中小企業推出最高4厘的貸款利息補貼,以減輕企業融資壓力,協助其渡過經濟困境。類似政策過去曾應用於物業市場。目前,全球高息環境仍然持續,商業貸款利率甚至高達5-6%,對企業及商舖債務人沉重壓力,若政府再次推出類似的利息補貼政策,將可有效減輕企業與業主的負擔,有助穩定澳門經濟與金融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