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初中生發現博物館斷代錯誤
【本報訊】據上游新聞十九日消息:三月十七日,一位初中生發佈視頻稱,自己在四川省博物館發現了一面千年銅鏡出現斷代錯誤,並得到了博物館的證實與肯定。十八日,四川省博物館表示,情況屬實,觀眾指出的斷代錯誤的確存在,博物館當天就對文物介紹作出修改。
千年古鏡斷代有誤
視頻發佈者,十五歲的徐偉哲稱,自己是成都石室中學的一名初三學生。他是三月十四日,參觀四川省博物館二樓魏晉南北朝展覽時,無意發現昭明鏡的斷代錯誤。“博物館的介紹說,這個隨墓葬出土的銅鏡斷代是南北朝。但據我了解,南北朝動亂時期,銅質雜而不精,而這個鏡子銅質精良、皮殼溫潤,是標準的西漢產物。”
“這是一件非常典型的西漢連弧紋昭明鏡。”徐偉哲將自己的推斷第一時間告知了博物館前台。令他意外的是,當天博物館陳展部工作人員就打來了電話,感謝他的糾錯。徐偉哲說,之所以要將這件小事錄製成視頻,一是為了給大家科普銅鏡相關知識;二是他認為博物館能聽見大眾的聲音並積極整改,很值得讚揚。
四川省博:已改正
四川省博物館陳展部工作人員稱,他們當天收到消息後就向該藏品所屬的展覽策展人給出反饋,同時還就此問題與博物館典藏部工作人員以及相關專家交流溝通。經多方核查與認證,證實這的確是一枚漢代銅鏡,並非南北朝。
參加此次年代重新認定的一名工作人員稱:“博物館展覽本身就是面向公眾開放的。公眾有疑問並反饋,館方很支持也很歡迎。”院方在收到這位同學的反饋之後,查閱了當時的考古發掘資料,並且組織了專家團隊對這件文物做了綜合分析和鑒定,最終確定為漢代文物。
對文博知識感興趣
針對一些網民對他年齡的質疑,覺得年齡太小。徐偉哲笑言,他不是第一次被懷疑年齡了。如何他能了解到這麼多的文物考古知識,且能融會貫通?面對這一問題,徐偉哲坦言,作為一個古玩愛好者,他認為書本和學校都不是最好的老師,博物館才是。“我從五六歲起,就對相關文博知識感興趣,目前為止已經參觀過全國大小上百家博物館。別人去旅遊是順帶參觀博物館,我是專門為了看某地的博物館去那個地方旅遊。”
徐偉哲透露,他今年向陝西的一家博物館捐贈了包括漢代鐵劍、戰國骨針在內的十八件文物並獲得了文物捐贈榮譽證書。“捐贈品門檻不算高。我只是希望在能力範圍內分享出去,也代表我們青少年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傳播、傳承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