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名人故居風采
春日裡,我們又一次走進位於揚州市鹽阜東路上的前宅後院式住宅園林个園。漫步在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的个園裡,我們不由回望曾經觀賞過的江蘇沿江地區的一座座近代名人故居的風采。
蘇州市的退思園,位於江南水鄉同里鎮上,為清代武官任蘭生被彈劾回歸故里後所建。因地形所限,更因自視清高的退思園園主不願露富,建築風格突破常規,改縱向為橫向,自西向東,左為宅、右為園、中為庭。住宅雖分東西,但佈局緊湊,可分可合,分則各成院落,合則渾然一體,可謂思之縝密,匠心獨具,在中國建築史和園林史上堪稱一絕。退思園,上世紀末已被列入“世遺”增補名單。
與退思園相反,以“江南第一豪宅”著稱的無錫薛福成故居則顯得張揚、氣派。薛府由門廳、轎廳、房廳以及轉盤樓等建築組成,另有藏書樓、東花園、西花園、後花園等,整組建築氣勢雄偉,規模恢宏,體現了清末西風東漸的時代特徵。其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同樣填補了中國建築史上的空白。
位於常熟古城區翁家巷門的“彩衣堂”,是被康有為譽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的翁同龢的故居,現辟為翁同龢紀念館。館內設有翁同龢生平事跡和翁氏一門書法等展覽,深受遊客喜愛。如虎年出生的翁同龢在虎年、虎時揮毫寫就的四種字體的虎字屏,不僅是彌足珍貴的書法作品,而且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許多名人故居還展示了先人的精神風貌和輝煌業績。在南通張謇故居,人們通過大量的史料和實物,可以看到張謇辦廠、辦學和建設現代南通的巨大成就,從中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
聳立在鎮江登雲山上的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的故居,則記錄了一位國際友人在中國的生活軌跡。故居裡陳列的鹹鴨蛋、柿餅、炒花生、麥芽糖等,都是賽珍珠當年的美食。正是由於她對中國長達廿七年的深入了解,才完成了七部反映中國農民生活的小說,並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賽珍珠的文學成就,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
位於南京市秦淮風光帶的“芥子園”,是清初名士李漁的居宅別墅。芥子園的面積雖不及三畝,但經李漁苦心經營,達到“壺中天地”的意境,在中國園林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由此而生的《芥子園畫譜》,則是一部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課本。
眼前的个園,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鹽商園林。它向我們展示出鹽商文化的方方面面,體現出鹽商精緻生活的豐富內涵。个園,被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拙政園並列為“中國四大名園”。
(南京十九日電)
本報特約記者 呂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