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7版:澳聞/特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居民冀多管齊下普及非遺
新青協倡巡查高風險影視拍攝
新聞特搜
文遺研倡建大型非遺展館
新青協培育青年創思力量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1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文遺研倡建大型非遺展館

    聯合坊間利長遠傳承

    文遺研倡建大型非遺展館

    【本報消息】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近日出爐,新增飛文基和羅盛宗二人,本澳至今被認定的傳承人已增至九位,可喜可賀。澳門文遺研創協會政策倡議副總監黎笑怡認為,政府不妨藉此良好契機,聯合坊間力量,適時興建大型非遺展館,以利長遠傳承工作。

    黎笑怡直言,再有本澳非遺界人士被國家有關方面認定為傳承人,殊不簡單,這標誌着澳門在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取得新成就,也豐富中華文化的多樣性。

    以飛文基為例,他作為澳門土生土語話劇社創始人,通過獨特的多語種話劇表演,讓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戲劇深入人心,也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羅盛宗則憑藉其對民間信俗(澳門土地信俗)的貢獻,同樣獲得認可。二人乃至相關團隊多年來持續努力,獲得佳績,無疑為澳門的文化景觀增添豐富一筆,也是認可澳門文化多樣性和深厚底蘊。

    面對這一喜訊,黎笑怡認為政府專責部門應聯合民間力量,適切覓點建設一座大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可以預見,這樣的展館不僅能集中展示澳門現有十一個國家級非遺項目,還可以提供一個良好平台,用於舉辦各種非遺主題活動、工作坊,乃至相關學術交流會等,發展空間巨大。

    黎笑怡認為,政府以至社會各界應共同重視與關注非物質文遺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大型非遺展館一旦建成,既能促進年輕一輩認識自身文化,增強自豪感與幸福感,也將成為新的景點、“打卡”點,吸引各方旅客來澳體驗獨特的文化魅力,助力推動文化旅遊。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