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短視頻平台加強宣傳
居民冀多管齊下普及非遺
【本報消息】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名城,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有十一個項目位列國家級非遺名錄。多名受訪居民表示,支持政府保護與傳承非遺項目,冀適時興建大型非遺展館,藉創新宣傳方式推動社區活動和教育,普及與傳承非遺文化。
居民吳小姐稱,通過媒體渠道得悉如涼茶、媽祖信俗和粵劇等屬於非遺項目,但認為政府宣傳力度不足。一直以來,外界對澳門的印象常局限於“賭城”,實際上澳門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非遺項目可成為吸引旅客深入了解澳門的重要切入點。
她建議政府善用小紅書、抖音、微信影音號等短視頻平台加強宣傳,以更貼近年輕人的方式推廣非遺文化。並支持坊間提議興建大型非遺展館,相信讓居民更深入了解澳門的歷史文化。
居民李小姐表示,平時較少關注非遺文化,建議政府從教育層面入手,讓小朋友從小接觸非遺文化,有利文化傳承。
落區辦表演活動
逾七旬的歐陽婆婆稱,同樣較少接觸非遺項目,建議在社區內恆常舉辦表演活動,以更直觀方式吸引大眾了解非遺,尤其鼓勵退休人士參與。有意見希望政府開展非遺項目宣傳或設立相關場館的舉措,歐陽婆婆表示支持,並認為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令到年輕人對澳門有更多的了解。
逾七旬的李氏夫婦稱,身邊很多朋友也信奉媽祖,並不知道這也屬於非物質非遺範疇。他們提議政府通過宣傳歷史,在公園舉辦表演等活動,讓更多年輕一代接觸並傳承非遺文化。
五旬張先生稱,非遺文化的宣傳不僅能讓更多人了解澳門,還能吸引廣大旅客前來,是重要的文旅資源。建議政府在微信、新聞類平台等加大宣傳力度。對於興建大型非遺展館的提議,張先生持保留意見,如成本過高則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