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IP+品質背書
澳門花酒拓市場新機遇
走進澳門的商店,除了杏仁餅、蛋捲等經典手信選擇,一款匠心獨具的本地佳釀——“澳門花酒”正悄然吸引着遊客們的目光。近年來,澳門花酒產品知名度迅速崛起,並憑藉其文化賦能的品牌IP與M嘜加持的品質背書,贏得越來越多本地與內地消費者的青睞。
澳門花酒創辦人陳耀光表示,作為扎根於澳門的本地白酒品牌,“澳門花酒”承載香山縣(今澳門、中山、珠海一帶)悠久的釀酒傳統,從歷史文獻中汲取靈感,延續了舊日“以花釀酒”的文化精髓。與此同時,它將白酒蒸餾過程中“酒花”技藝融入現代釀造技術,經過多年研發與不斷改良,以其細膩的口感與獨特的芳香填補了澳門白酒生產領域的空白。
填補市場空白:打造更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純糧白酒
“我們希望打破人們對澳門手信只有餅食的固有印象。”陳耀光說道。事實上,澳門花酒的誕生,源於陳耀光對本地酒食歷史的深入研究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
陳耀光表示,公司創立於二○一三年,專注於酒類的生產和貿易。多年來,他深耕酒業,對內地白酒釀造工藝和澳門市場有着深入的研究與認知。早年在四川發展時,他發現傳統白酒在國際市場推廣上面臨諸多挑戰。同時,他亦注意到澳門本地在白酒生產領域仍屬空白。為此,他決定在澳門設立酒廠,致力於研發更符合現代消費者口味的白酒產品。
歷經八年的潛心研發,陳耀光帶領團隊成功推出了更符合消費者口味的“澳門花酒”。該產品採用古法釀造,選用天然原糧,保留高粱白酒傳統度數的同時,顯著提升了口感與風味。
值得一提的是,“澳門花酒”在產品包裝設計上同樣下足了工夫。瓶身設計以中華文化為核心元素,融入葡式磁磚工藝,而外盒則採用“民國風美人”主題,展現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新穎別致的包裝設計也讓“澳門花酒”在眾多白酒品牌中格外引人注目。
從歷史中汲取靈感:花酒的名字與文化傳承
產品為甚麼取名“澳門花酒”?談及這個問題,陳耀光指出,尋覓澳門本土酒食歷史是創立自主品牌的第一步。數百年前,澳門、中山、珠海一帶曾同屬香山縣,當地最早的釀酒歷史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間的《香山縣誌》。當時,澳門開埠,西方商人東進貿易,帶來了許多奇花異卉,其中荼薇花因其奇香無比,成為當地鄉人釀酒的原料,故有“以花釀酒,以售酒食”的記載。這段歷史文化讓陳耀光深受啟發,為此便通過“澳門花酒”將這份文化傳承延續下去。
澳門花酒在釀製過程中加入荼薇乾花,延續了“以花提香”的古法工藝,進一步提升了酒體的清香風味。而“花酒”一詞在釀酒行業中還有另一層專業含義:在蒸餾過程中,品質最佳的部分會泛起酒花。釀酒師通常剔除前段與後段,只取中段精華,這部分酒體最為綿甜細膩,酒花豐盈,因而被稱為“花酒”。
“我們將產品命名為‘澳門花酒’,不僅是為了傳承花酒文化,更是想要藉此體現我們對白酒品質的追求。”陳耀光總結道。
M嘜認證:品質背書與市場機遇的雙向奔赴
談及考獲M嘜認證的初衷,陳耀光打了個生動的比方:“就像人要考駕照、拿文憑一樣,企業也需要拿得出產品質量的認證證書。通過第三方機構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關,不僅是對企業自身的一種認可和鞭策,更能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他續稱,在如今注重品質消費的時代,權威認證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加速器。“考獲M嘜認證後,我們的品牌底氣更足了,產品也有機會進入更多商超百貨的貨架,觸達更廣泛的消費者。”陳耀光坦言,M嘜認證帶給企業的不僅是質量背書,更是實實在在的市場機遇。
展望未來,陳耀光表示,“澳門花酒”將繼續拓展內地及香港市場,並計劃在保健酒品類上推出更多特色產品。同時,公司亦將積極利用琴澳一體化的政策優勢,結合新媒體和電商平台等多重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寬市場版圖。
康曉彬
M嘜為一項澳門本土自願性產品認證計劃,透過持續的工廠審核及產品檢測,確保申請企業的澳門製造產品是符合M嘜計劃的品質管理系統要求及適用的法定安全要求,符合評審要求者可獲頒“M嘜——澳門產品優質認證證書”。持澳門特區政府《工業准照》及狀況為活動的本澳企業均可提出申請。如欲了解更多計劃詳請,歡迎詳閱載於中心網站之計劃資訊,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標準、管理及培訓考試部,電話:8898-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