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性喚醒女權
——談《Babygirl》
提起妮歌 · 潔曼,上一部令人最印象深刻的文藝片,是她在《此時 · 此刻》中演出英國作家維珍尼亞 · 吳爾芙。片中,她卸下美艷妝容,戴上一個假鼻子,頭髮枯亂,坐在“自己的房間”。修長的手指夾着一根灰燼快要掉下的香煙,遠眺窗外遐思的惆悵,在煙霧繚繞中奮筆疾書,時而陷入忘我的沉思。出神入化的演繹,讓觀眾心會神凝,誤以為在自己眼前的,就是現實中孤寂痛苦的吳爾芙。
人將近花甲之年,妮歌 · 潔曼早已名成利就,五度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憑《此時 · 此刻》首奪影后殊榮,演技備受肯定。從電視劇到大熒幕,勇於求變的她,近年仍一直嘗試各類型的片種和角色:從《摩納哥王妃》中的葛莉絲 · 凱莉、《水行俠》中的亞特蘭娜女王、《爆炸性醜聞》中的葛蕾琴 · 卡爾森、《成為里卡多之路》中的露茜 · 波兒,到《非常家務事》中的布魯克 · 哈伍德,盡顯妮歌 · 潔曼戲路之廣。她的最新作品《Babygirl》,尺度之大,比她多年前的《大開眼戒》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Babygirl》裡,妮歌 · 潔曼演出一位五十多歲的CEO,經營着自己成功的電商生意。家庭生活也貌似美滿:她有一位善良體貼的丈夫,有兩個步入青春期的女兒。一個在眾人眼中的人生大贏家,心底裡卻有一股不安於分的慾望。後來,她和一個二十多歲的實習生捲入一段婚外情,即使這段孽緣可能摧毀自己的婚姻與家庭,她卻始終無法自拔。戲內有不少鏡頭,放大了可能在不少中年女性眼中的容貌焦慮,解像度之高,就連女主角的臉部毛孔亦清晰可見。面對自己真實年齡的面貌, 妮歌 · 潔曼毫無包袱;她演繹的情慾戲份,表情層次之細膩、鏡頭特寫之露骨,以及情節推進之節奏,讓觀眾一時忘記自己到底在看一部電影,抑或如妮歌 · 潔曼所言,仿如把私底下的閨房之樂,鉅細無遺地呈現在全世界的眼前,任人竊竊私語,評頭品足。
電影工業離不開商業考慮,票房和觀眾口味主導了片商的投資決定。如《Babygirl》這類以忘年戀為題材的電影,近年在荷里活便不時出現,如《Good Luck to You, Leo Grande》,《The Idea of You》,還有妮歌 · 潔曼主演的《阿媽戀上我波士》等。從現實角度考量,商業片不過是一盤生意,演員隨波逐流也無可厚非。
然而從影超過四十年,妮歌 · 潔曼已經到了不少演員夢寐以求的階段:隨心所欲挑選劇本,對任何不感興趣的角色拒諸門外;況且情色驚悚片,她也早有一部《大開眼戒》,導演還是殿堂級的史丹利 · 寇比力克。那究竟是甚麼原因,驅使她鼓起勇氣,接二連三接拍“禁戀”題材的電影,甚至在《Babygirl》作大量虐戀戲份的演出?在男性雜誌《GQ》英國版的專訪中,她說因為這部電影探討了重要的女性議題,也讓她在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痛苦後,反思“勇氣”的人生課題。對於《Babygirl》的荷蘭女導演萊恩(Halina Reijn),這部電影是她寫給自已的一封信:優雅地老去固然動聽,然而歲月畢竟無情。隨着年紀漸長,女性對自我形象和尊嚴倍感焦慮,甚至產生羞恥感。萊恩想藉着作品說:善待自己,別跟內心的那頭野獸苦纏不休。
對於妮歌 · 潔曼而言,她從影而來就熱愛挑戰具爭議性的電影,也同時感受到年齡對自己演藝生涯的影響。當年的《大開眼戒》探討慾望、婚姻與道德交錯之間複雜模糊的心理地帶,戲中呈現出上流社會的縱慾與虛無,依舊教人印象深刻。妮歌 · 潔曼演出該片之時,正值芳華正茂之年。但她發現自己人到中年之後,戲路開始受到限制,甚至一度打算退出影壇。後來她另闢新路,創立了自己的影視製作公司“花開影業”,連同一群有才華的女性,做她們自己喜歡的作品。她有份製作兼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小謊言》深受觀眾喜愛,口碑載道,也為她帶來不少榮譽和獎項,這一切猶如為她的事業自己注入一支強心針。
作為第八十一屆威尼斯影展的開幕電影,妮歌 · 潔曼憑《Babygirl》勇奪最佳女演員獎,在獲獎之前,她收到母親離世的消息。訪問中,她提到自己這個年紀,小孩長大離家,父母因年紀老邁而相繼離開。這一切讓她感到害怕,身心俱疲,但這是人生接踵而來的必然,每個人都無從選擇:當你開始面對死亡時,那份感覺很沉重。而當你同時有孩子要照顧,你還是要提起精神,以勇氣面對無法逃避的心碎與痛苦,然後對自己說: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身邊仍有很多美麗的事物與風景,讓我們覺得必須全力以赴,方才不枉此生。
韋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