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重建口岸大樓恢復廿四小時通關
兩人代倡珠澳跨工區轉型升級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全國人大常委高開賢聯合提出支持珠澳跨境工業區轉型升級,推動打造成為與橫琴錯位發展的粵澳合作平台的建議。
他們指出,澳門特區正在積極提振北區經濟發展,推進“都市更新”工作,跨工區具有與澳門北區互動發展、進一步推動珠澳合作的優勢。希望在澳門更深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背景下,支持跨工區轉型升級,支持跨工區打造成為與橫琴深合區錯位發展的珠澳合作新平台,助力服務澳門小微企業和青年創業。一是支持跨工區完善商業和生活配套設施,擴展業務類型,包括支持在區內建設商業和生活配套服務設施;支持園區空間活化和產業升級;支持港澳品牌或已在港澳註冊上市的食品、保健品等產品,允許在園區研發生產;支持企業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進一步支持保稅研發業務,爭取“據實核銷”政策。
二是支持園區專用口岸重建及軟硬件更新,視情況恢復廿四小時通關。建議在支持園區轉型升級的同時,推動重新規劃口岸及周邊用地,新建口岸聯檢大樓,分層設置口岸停車場、客貨車輛檢查通道、旅檢大廳、聯檢單位辦公區等場地,配套更新完善口岸查驗相關軟硬件設施設備,如建設旅檢“合作查驗”通道和車檢“聯合一站式”通道,提高查驗效率,改善通關環境。根據園區轉型升級和口岸通關形勢發展需求,視情況恢復跨工區專用口岸廿四小時通關,更好服務珠澳經濟互動發展。
整合入內地澳車政策
三是整合跨工區珠海園區單牌車政策與“澳車北上”,優化園區交通環境,擴大跨工區區位優勢。建議將“澳車北上”政策與珠海園區單牌車政策有機整合,允許珠海園區符合條件的澳門單牌車車主在獲得“澳車北上”資格後,通過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直接進入珠海市區乃至廣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