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經濟
連篇累牘地寫了莆田元宵節,自然也想到了具有更深遠意義的春節經濟。
春節假期,莆田各縣區推出二百多場系列主題活動,各類非遺體驗、迎春民俗、文化文藝等特色文旅活動豐富。各大旅遊景區商圈、文化場館年味十足;大街小巷紅燈高掛,燈火絢麗,人潮湧動。旅遊市場迎來“開門紅”。
有鄉親來我這裡喝茶聊天,說這幾年莆田特色元宵揚名海外。今年他有二十多位新加坡親戚專程回莆田看元宵。據初步統計,春節假期莆田全市累計接待遊客超過二百四十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十八點三,其中接待過夜遊客同比增長百分之四十六有多;遊客旅遊花費十三億四千二百多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二十二點六。
作為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中國各地深挖春節“非遺”文化內涵,春節經濟紅火興旺。那麼,以擁有眾多非遺遐邇聞名的澳門,今年的春節經濟又是怎樣呢?令人欣喜的是,澳門以其深厚文化底蘊、多元節慶活動和良好旅遊服務,吸引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特區政府帶領業界及民間團體舉辦了新年花車巡遊、煙花匯演、歷史片區市集及藝文活動等系列賀歲活動,營造蛇年濃厚旅遊氛圍,吸引遊客及居民感受澳門“旅遊+盛事”魅力。據統計,一月二十八日至二月四日,澳門特區各口岸總出入境四百九十一萬八千人次,日均六十一萬四千人次,客流旺盛。春節期間澳門旅遊市場表現出色,旅行團數量上升,酒店入住率普遍超過九成,不少酒店達到百分百。
超二十三億人次出行、春節檔上映新片總票房突破一百一十億元人民幣、餐飲消費迎來高峰……春節經濟帶來的“開門紅”,有力提升中國全年發展的信心與底氣。
石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