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文化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People Matter一人一像”展
“尋覓”馬錦強水墨寫生作品展
汪紫滄灝
成長的關鍵詞
“炫耀3.0”藝術收藏展序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4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4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People Matter一人一像”展

陸 竹


遊 戲 君士坦丁


複合1 鈴木一世


清理人造湖 陳慧雯

    “People Matter一人一像”展

    人類自古以來便生活在群居社會中,對於人像的觀察與思考從未停歇。早在古希臘時期約西元前六○○年的西錫安城,一位陶匠普塔狄斯的女兒愛上了一位即將遠行的年輕男子。在燈火照亮下,她把愛人的剪影勾畫在牆上(大普林尼,《自然史》第卅五冊、第四十三章),這記錄了在遠古關於人類情感與人像畫的描繪,陶匠其後更按剪影創作出最早期的人像泥雕。

    縱觀中西方歷史,肖像畫承載着記錄、紀念及歌頌的社會功能,無論是君主、宗教聖人、民族英雄,還是權貴階級,肖像畫都成為展現社會地位與身份的重要媒介。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從宗教轉向人文為本,西方肖像畫興起;十九世紀攝影術的發明對藝術帶來新的思維,肖像畫的功能亦隨之發生轉變,但並未被其取代。

    當代藝術的語境裡,人像畫不僅是外貌的寫照,更是對人性、情感、身份與社會關係的深層探討。多維體驗藝術空間Artelli,在二○二五年的首個展覽“People Matter一人一像”,邀請了六位來自不同地域、年代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包括馬若龍(澳門)、君士坦丁 · 貝斯梅特爾(澳門)、Benjamin Kidder Hodges(弗吉尼亞州里士滿)、陳慧雯(澳門)、鈴木一世(東京)以及Jonni Cheatwood(洛杉磯),共展出逾二十張畫作。他們以獨特的創作觀念和敍事手法,在畫布上展現藝術家、被畫者及其所建構的環境,詮釋着對人像畫的思考。

    馬若龍作為澳門著名建築師和藝術家,其作品聚焦於中西文化的交融與對話。他巧妙地將澳門歷史中具代表性的人物,尤其是思想家和作家,與傳統文化及建築美學相互交織,以當代繪畫方式重述。君士坦丁生於前蘇聯,他常以幽默的方式,融合不同文化和時期的視覺元素,並憑精巧細膩的風格創造出引人入勝的角色與敘事,引導觀眾從細節中探索畫中深意。Benjamin Kidder Hodges身兼人類學家與藝術家雙重身份,他的作品通過人物與特定環境、物件之間的關係,構建出基於人類文化背景的共同經驗與認知所投射出的敘事。陳慧雯所繪畫的人像沒有五官,更像是在展現人的本質而非表象。她的畫作將個人感知視覺化,呈現出周遭的氣氛及帶出對於人性的思考。鈴木一世居住在東京,他的風格受西方和日本傳統繪畫的影響,透過細膩的筆觸與色彩運用,在抽象肖像間探索現代人對於容貌美感的追求。Jonni Cheatwood常在拼接的布料上,繪畫人像和家庭合照,以探討身份、記憶與情感。在具熟悉感的具象空間裡和人體身軀上,他用抽象的方式模糊掉人的面容,讓人物成了匿名般的存在,想像身份和記憶的多樣性。

    “每一幅肖像都是藝術家的自畫像。”(奧斯卡 · 王爾德)人像畫不僅是對被畫者的描繪,更是藝術家理解自我和他人的鏡子。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得以窺見藝術家們的視角,並延續關於人的無盡想像。

    People Matter 一人一像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三月三十一日

    開放時間:逢周一至周日,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八時。

    展覽地點:Artelli,澳門新濠天地The Showroom。

    策展人 陸    竹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