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被淹沒
——談《里斯本丸沉沒》
要被披露、要被聽見,歷史才不被淹沒。中國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挖出幾乎無人知曉的歷史事件,讓世人正視,達到紀錄片的功效。
一九四一年,日軍侵佔香港,英軍投降成為戰俘,一千八百多名英軍被送上“里斯本號”送往日本,途徑浙江東極島附近海面被美軍炮擊下沉,造成慘烈傷亡;散在海面上的英軍,被附近的中國漁民救起。這一事件,幾乎沒有記錄在史冊中,卻被中國電影人方勵注意,決定製作紀錄片挖掘事件細節。
影片一開始講述幕後團隊在東極島附近海面進行聲納探測,成功發現船骸,這一過程簡化了,也讓人感到如此容易的事,為何幾十年來從無人進行。不過主戲非常吸引,攝製團隊遠赴英國及加拿大,走訪僅存的兩位生還老英軍,一句“不想回想這慘痛經歷”,道盡當時的慘絕人寰。隨後由不同英軍後人講述事件經過,並結合動畫,交織出當時英軍被困在船艙內,並在沉船後徘徊生死邊緣,猶如《斷鎖怒潮》、《鐵達尼號》與《鄧寇克大行動》的混合變奏。
導演把這些訪問剪出重點,節奏爽快,道出一個個家庭被拆散,從而反戰。其中兩段訪問尤其動人,一是英軍與香港少女的愛情,在結婚後不久即被押上船,從此天人永別;另一段是英軍寫給年幼弟弟,寄語長大後照顧家庭。兩段簡單而真實的事件,道出戰爭的殘酷、醜惡的人性,引致人間悲劇。
全片拍得客觀平實,不把日軍妖魔化,美軍也有內疚一面,整體重於還原事件,不加意見,不作批判,讓觀者自行思考。即使結尾講出中國漁民合力救起幾百名英軍,以躲過日軍追殺,也沒有將之英雄化、政治化。
整個二次大戰,里斯本丸沉沒只是一個小事件,但能從小看大,看到戰爭無情,摧毀了無數生命。但人間有愛,為未來注入希望,一句“人活着要向前望”,為人生帶來希望。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