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於口號 主題淺薄
——談《臨時決鬥》
港產賀歲片《臨時決鬥》,不外乎將拳賽與人生結合,說的是勵志,但口號多於紮實筆觸,說服力弱。
到目前為止,《臨時決鬥》在香港收過千萬港元,預料是新年檔之冠。然而質素並不特別出眾,王丹妮與周秀娜爭仔爭到上擂台賽拳,企圖在練拳過程中領悟人生義。
爭仔上擂台這前提是可笑,但能自圓其說,寫出女性的衝動;練到後段,已不在乎爭仔,挑戰自己才是關鍵。練過、苦過、痛過,人生才充實,這本是主線,但重點不是練拳的痛苦,到後段已變成支線,陪襯古天樂與梁詠琪兩夫婦的主角。
泰拳式微,老師父古天樂經營的拳館面臨倒閉;徒弟張文傑早已離開,並以現代方式開設健身室。生意的淡薄,老舊的拳館,比喻一代蓋過一代,也借簡單幾句對白,影射香港電影風光不在。這種比喻,近年已見慣見熟,古天樂的心態也未見刻劃得出色。
此情此景,難免想起了周星馳的《喜劇之王》,後者教街坊做戲,與本片中教長者打拳,皆屬相似的諷刺手法;後者還有周星馳助陣,總帶來喜劇感,本片趣味則嚴重不足。
梁詠琪的角色也有相近作用。她是過氣女星,以往演少女,現在演大媽,還拍攝更年期食品做廣告,內心未必接受得到;後來接受現實,馬死落地行。但她為何有此轉變?發生了何事?為錢?一時間難以讓觀眾看得明白。兩人在樹窿訴心聲,是《花樣年華》變奏?實際是自怨自艾。
由此看到,影片借幾個人物的經歷,道出眼前困境,必須拚搏;不應守舊,著眼未來。這主題近年常出現在港片,企圖為大家注入正能量,克服困難。然而當中的人物衝突、故事變化、主題設置等都不深刻,講口號多於書寫內心。
由原來的正劇,到後來為了賀歲而轉化為喜劇,本片顯得唔湯唔水。正劇不夠正經,笑片不好笑,浪費了原來構思。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