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3版:藝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丁瀟用藝術講好澳門故事
周啓陽朝氣迎新
澳門綜藝播電影《末日地球》
《聲生不息·大灣區季》玩香港原創音樂
《斯達荷芬之夜》
流於口號 主題淺薄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2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斯達荷芬之夜》

陳 遠


布魯格夫婦

    《斯達荷芬之夜》

    立春之日,霪雨霏霏,在百無聊賴時,我拿起《斯達荷芬之夜》的譜子在哼唱着:“在阿爾卑斯山的叢林裡/有一座小小村莊、小村莊/聽不見狗吠和鳥叫/只聽見昆蟲發出的/與夜深融而為一的聲音/……天剛黑時在菩提樹下/眼前景致也看不清/只見朦朧的山/貼着微光的天空……”。

    那是我十五年前寫的歌詞,作曲家丁家琳譜出的一首女聲合唱曲;那是我對廿二年前寄居奧地利斯達荷芬的懷戀。二O二三年九月,我在斯達荷芬一所有着兩層樓的木結構房子住了近十個晚上,四邊牆當然是磚石,地面鋪着毯子,天黑後有甚麼動靜,全屋都能耳聞。一對老年的布魯格夫婦照顧着我,我把他倆分別稱呼為爸爸、媽媽。

    屋子外邊有兩個讓濃蔭遮蓋着的可閒坐可聊天的空間,我視之為桃源之地。有過好幾次,媽媽怕我受涼,專門把一張長桌子移到陽光能照射到的牆邊讓我或讀書或寫作。媽媽還曾帶着我走遍斯達荷芬的每一個角落,小小村荘竟有個頗大的教堂,教堂前邊有一片墓地,墓地到處可見耶穌和聖母瑪利亞的小小雕像。媽媽說爸爸家族有好幾位都安息在那裡頭,可見他們的家,在斯達荷芬度過了漫長歲月。在斯達荷芬,一眼望過去都是西梅樹,那天,爸爸帶着我去摘西梅,六十多歲了,只見有着龐大身軀的他,把梯子架在枝椏間就爬上去了。上第一棵樹時,梯子向右傾斜,上第二棵樹時,梯子向左傾斜,我擔驚受怕地在下邊扶着,摘滿一小桶了就回家,說要趕快做果醬給我吃……那年那月,我就在布魯格夫婦的身邊,過了生日、過了中秋節……。

    在甜美的回憶中,我又哼起了《斯達荷芬之夜》:“這就是斯達荷芬人所追求追求/平正通達與世無爭/平正通達與世無爭……”。

    陳  遠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