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祝君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脂肪肝 你會應對嗎?
定驗乙肝 健康心安
黃花魚全身皆是寶
雄激素性脫髮與飲食炎症指數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2月2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定驗乙肝 健康心安

李 唯


對乙肝患者進行規律監測

    定驗乙肝  健康心安

    “醫生,我雖患有乙肝,但無任何不適,需要定期檢查嗎?”不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都有類似的疑問,看到自己多年來沒有什麼大礙,一直相安無事,遂提出不再檢查的要求,如此情形,臨床上屢見不鮮。的確,對於乙肝這個無聲殺手,前期往往沒有症狀,患者可能會放鬆警惕,認為定期檢查沒有必要,殊不知,若疏於防範,不作檢查,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根據世衛組織資料顯示,乙型肝炎每年造成超過一百萬人死亡及一百二十多萬例新發感染,地球上總感染人數多達兩億五千萬。在本澳,根據二○一六年澳門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本澳成年人口中乙肝感染率是百分之七點六。

    乙肝病毒是雙鏈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屬於嗜肝DNA病科毒,可通過母嬰傳播、血液接觸和性接觸傳播。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乙肝新發病例中以母嬰傳播為主,即孩子不幸在子宮內或分娩時受到母體病毒所感染;成人則主要經血液和性接觸傳播,包括輸注未經嚴格檢測的血液製品、不規範的有創操作如注射、手術等,另外,乙肝病毒也會經破損的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因此當紋身、使用刮鬍刀、牙具時要格外留神,切勿共用上述器具;採取安全性行為、使用安全套等能避免病毒經性接觸傳播。

    根據我國早前公佈的《乙肝全人群管理專家共識》建議,應對任何有檢測意願的人進行乙肝檢查,擴大篩查、實現全人群早診早治策略,有助在二○三○年達到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目前,不少國家及地區會為每位嬰兒注射三劑乙肝疫苗,並額外為染有乙肝的母親誕下之新生兒,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以保護其免受乙肝侵擾。對於接種疫苗後保護性抗體滴度仍低於閾值者,應再次啟動接種程序,即再施打三劑乙肝疫苗,但若重新接種後仍無法產生保護性抗體,則認為存在免疫不應答狀況,這部分人士應更注意日常生活中預防乙肝,避免血液或性接觸傳播而感染肝炎。

    乙肝感染可引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但肝臟內部沒有神經分佈,大部分肝炎患者不會有任何症狀,即使是肝硬化或肝癌病人,也可能毫無先兆;少數患者急性發作或病情進展至後期,才可能出現疲倦、腹痛、食慾不振、身目黃染(黃疸)等症狀,但這些症狀不具有特異性,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相同表現,甚至有時因為症狀過於普遍及輕微,往往容易被忽視。臨床上不少乙肝患者沒有定期檢查,甚至是從來不檢查,以為沒有症狀就不必處理,以致患病後不知不覺發展成末期肝病或肝衰竭。

    因此,對於診斷為慢性乙肝的患者,不能單憑感覺來判斷病情,即使沒有不適亦應定期檢查追蹤。有效的乙肝監測措施通常是每半年抽血檢驗乙肝病毒複製量(HBVDNA)、肝臟轉氨酶和腫瘤標誌物甲胎蛋白(AFP)水平,其中,乙肝病毒複製量和肝臟轉氨酶用於監測乙肝病毒是否存在高複製、了解其對肝臟的損害程度;而甲胎蛋白升高可見於肝癌,監測AFP水平有助早期警惕肝癌;結合肝臟超聲波檢查,從影像學的角度評估肝臟是否已出現肝硬化、肝癌等表現。患者如在追蹤病情期間發現存在抗病毒治療指徵時,應積極配合治療,以防止疾病悄然進展。

    倘若對乙肝疾病篩查、預防或診療上有任何疑問,可諮詢醫護人員。

    李  唯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