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助破障礙促共融
為傳遞“均等機會,全面參與”訊息,聯合國將每年十二月三日訂為“國際復康日”。保障殘疾人士權益,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政府近年在支持殘疾人士康復及融入社會等工作有進展,但殘疾人士在出行、社會參與等方面,仍障礙重重。
為響應“國際復康日”,政府昨與機構、學校合辦“共融文藝匯演”。社工局表示,“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工作整體完成率逾九成七,下一階段康復服務行動計劃,將以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社會共融環境為重點發展方向,推動殘疾人士獨立生活、平等參與及全面發展。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工智能等技術趨普及,改善大眾生活,各式高科技輔具、無障礙軟件等應運而生,可減少殘疾人士在不同場景遇到的障礙。設於望廈社屋的一站式輔具資源中心將投入使用,藉中心運作的契機,更有條件引入這類高科技輔具並提供使用教學、支援等,讓科技融入殘疾人士的生活,達至科技共融。
本澳正着力構建智慧城市、提供便民便商服務,應設法減低殘疾人士使用科技的障礙,實現共融共享的數字經濟及文化環境,讓他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感受社會對特殊人士的人文關懷。
無障礙設施是政府多年的承諾,過去《視障人士的無障礙步行設施》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提及政府跨部門小組在規劃、執行、匯報等工作,均未如理想。有必要推動跨部門檢視現有機制並優化,清晰和準確落實規劃內容,持續完善本澳無障礙環境和設施。在籌備下階段康復服務行動計劃時,應多從用家角度出發,聽取殘疾人士的意見和需要,加快覆蓋無障礙環境的步伐,以支持殘疾人士無障礙出行,讓弱勢群體更好融入社會。
要推動殘疾人士平等參與社會,須全民參與,居民要對殘疾人士持積極開放的態度,有特殊需要人士也要有正向思維,才能協同跨越障礙,走向真正的共融道路,締造一個以平等權利及共融為本的社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