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5版:閱讀時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為什麼要把“我”吃掉?
跟老子學處世治心病
曾經或即將全能的我們
體能教練傳授瘦身秘訣
《內在驅動心理學》
《你可以討厭父母!》
《大賭注心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5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9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體能教練傳授瘦身秘訣

卡 爾


《你的瘦身觀念正確嗎?》 作 者:中野 · 詹姆士 · 修一 譯 者:黃琳雅 出 版 社:楓葉社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5月

    體能教練傳授瘦身秘訣

    減肥一直是人人關注的話題,隨着健康意識日漸提升,減肥已不再只是追求瘦身,而是朝向健康、可持續的體重管理方法。本書作者是日本知名的體能教練,曾為多位頂尖運動員及隊伍進行訓練。書內透過三十一條“二選一”的選擇題,循序漸進地從正確觀念、增進知識到付諸實踐,向讀者傳授事半功倍的瘦身秘訣,並破解減肥迷思。

    提到減肥,大家的直覺就是要節食、捱餓,才有辦法變瘦。然而單靠節食,甚至進行極端的飲食控制來達至瘦身的做法並不可取,還有可能愈餓愈胖。原因是身體中最需要消耗大量熱量的器官是肌肉,在持續進行極端飲食期間,會造成製造肌肉的材料營養不足,使肌肉量不斷減少。肌肉量減少了,消耗熱量也會隨之減少。

    同時,人體原本就具備體內平衡的機能,讓體溫、血壓、血液的荷爾蒙濃度及體重等維持在大腦所判定的適當數值。因此,即使通過極端的飲食控制在短期內減輕了體重,大腦也會藉由減少身體消耗的能量或是控制食慾(增加飢餓感),設法恢復原來的體重。而當恢復正常飲食,便很容易出現體重反彈。以上正是引致復胖和易胖體質的原因。

    坊間的減肥方法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當中公認最快見效的是戒斷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被認為形成體脂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醣類是最有效率的優質能量來源。的確,只要不吃醣類,體重就會暫時減輕。不過,這是因為醣類的性質——一克的醣類可吸附三克的水所致。換句話說,只是體內水分暫時減少,體脂肪並沒有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缺乏碳水化合物,體內會引發“糖質新生”的現象。這是指醣類不足時,身體會藉由分解蛋白質來產生能量的機制,也是大家常聽到的“消耗肌肉以提供能量”。肌肉量一減少,基礎代謝當然降低,消耗熱量也隨之減少,身體就會愈來愈不容易變瘦。由此可見,碳水化合物並非減肥大敵,相反減肥時,也要攝取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一餐吃一碗一百五十至兩百公克的白飯,讓身體具有充足的能量源能夠燃燒體脂肪。書內提出“一天攝取十四種食物”的飲食法,教大家在減肥期間依然保持均衡飲食。

    從上文可以了解到,減肥成功的關鍵並非“不吃”,而是“增肌”,增加肌肉量就能增加消耗熱量,體脂肪也就容易減少,不易增加。想要增加肌肉量,肌力訓練是最快的捷徑。書中以圖解介紹深蹲、腿部伸展等肌力訓練的方法和正確姿勢。

    超過二十歲之後,肌肉就會以每年約百分之一的比例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體脂肪的增加。如果平時很少走路、飲食靠外賣、打掃都交給掃地機器人等,沒有多活動身體、缺乏運動,肌肉就會急速衰減。到頭來,等你察覺後已變成小腹突出的中年體型。非但如此,恐怕還會罹患代謝症候群,甚或肌少症。

    而肌肉最棒的一點,就是不管從幾歲開始都能進行鍛煉。即便已過了快速“增肌”的雙十年華,甚至年屆耄耋之年,只要肯持續做肌力訓練,肌肉量都一定會有所增加。所以,若要開始進行肌力訓練,肌肉量最多的“現在”就是最佳時機。

    本書指出,減肥成功的黃金法則只有三項:減少攝取熱量、增加消耗熱量、增加肌肉量。其中,“增肌”不僅僅是減肥成功的關鍵,更是健康長壽的關鍵。全書內容簡潔易懂又實用性強,除可作為減肥人士的瘦身必讀指南,也是開展運動人生的入門之選。

    卡    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