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言之有爾)繁與簡
(西窗小語)行聯邦制收地方考試權惹不滿
(陰天快樂)冷藏的安全感
(樹洞的聲音)“不” 就是一個完整句子
(史海拾趣)諸葛靚
(閒作筆潭)油紙傘
(幸福魔法)我已經什麼都擁有
(尋樂人生)七月七日到場為張翠容打氣鼓掌
(筆雯集)吊佢老鼠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1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7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史海拾趣)諸葛靚

南溪子

諸葛靚

    俗語說“諸葛之後無三國”,有趣的是,在諸葛亮之後還有一位諸葛靚,在三國歷史上也留下了不可忽視的一筆。

    諸葛靚就是諸葛誕之子。三國末期,諸葛家族“一門三傑、分仕三國”,分別為蜀漢諸葛亮,東吳諸葛瑾,曹魏諸葛誕。諸葛瑾與諸葛亮是親兄弟,諸葛誕是其族弟。據考證,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逝世時,諸葛靚應未出生。假使諸葛亮與諸葛靚見面,後者應當喊他一聲“堂伯父”。

    諸葛靚可能是三國時期最後出場的一位諸葛家族名人了。

    二五七年,諸葛誕因不滿司馬氏專權,據守壽春,叛魏投吳,後來兵敗為魏將胡奮所殺,誅夷三族。諸葛靚當時正作為人質出使東吳,倖免於難。他被東吳任命為右將軍,由此登上了歷史舞台。

    諸葛靚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在魏時,與後來的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一起長大,是青梅竹馬的“髮小”;長大後隨父入吳,又得到東吳國主孫皓重用,官至右將軍、大司馬。西晉滅吳,諸葛靚隨孫皓降晉,司馬炎徵召他當大司馬,他卻歸隱不仕,並且終生不面向洛陽而坐;司馬炎召見他,想與他“復憶竹馬之好”,他竟躲進廁所不願現身,說:“我恨不能效仿先秦的刺客豫讓,吞炭漆身,以報父仇!”諸葛靚一生歷經父死家破國亡,自魏入吳,又從吳降晉,充過人質,當過高官,作過降臣,最後卻退隱以明志。他的人生,不可謂不傳奇。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靚未必讀過《誡子書》,但他對“修身”、“養德”的珍視,卻與伯父一脈相承。諸葛靚在吳時,吳主孫晧曾問他:“卿字仲思,為何所思?”諸葛靚答:“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可見諸葛靚亦是一位忠直良善、性格端方之人,不辱諸葛氏家風!

    By the way,諸葛靚的“靚”字,應該唸作“Jing”(靜),而不唸“liang”。

    南溪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