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代如何學習新的語言?
Chatgpt-4o的其中一系列介紹,是無時間差的翻譯。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可以藉由AI盡情聊天與對話。
如果說人類文明到了這樣無差別的對譯,語言學習又到底是為了什麼?
對許多人來說,“學習新語言”有着充滿人類學的趣味。我在葡人之家學習陶藝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年輕女士,她學習葡語,是因為對自己城市文化有極大的熱情,這女孩閱讀許多本地小說,不分社群或語言地去閱讀。捏陶過程中,一位學員是來自泰國的媽媽,女孩也可以和對方以泰文侃侃而談,問她究竟從哪學習,她說因為太喜歡泰國的影視,都是自學來的。任何翻譯工具,都無法代替與人類聯繫彼此的渴望。翻譯工具,就是為這種渴望而出現的東西。但為什麼我們後來的語言學習,都在削弱這種渴望呢?
“只關注在‘語言’形式本身的學習將會被取代。”語言所承載的事物,思想、情感、記憶,身份與社群的認同,這些人類世界流動的迷人所在,也會是語言教育裡所留下寶物。
進步的AI工具,和人的追尋並無衝突。我無法確定它是否可以不斷提供精密的詞語,去接住人類情感的細膩(或許它充滿粗糙概括的詞語,或許大眾本來就不習慣善用語言去對話、去觀察情感關係的不同層次)。
作為跨語言文化的家庭,我們所遭遇的問題,也一直不是語言形式的問題,而更多是世界觀的問題。我利用AI更順暢地讀懂多種語言的出版物,但當這些作品展示在我眼前一個個巨大的世界觀,那也永遠都不會是AI所能提供的。
(AI PC元年記事 · 三)
川井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