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摺枱
舊時代的用品,除了經典的摺凳外,我特別懷念圓摺枱。
外公外婆仍在世時,每晚我們的大家族都會聚在一起,姨媽阿姨姨丈,表姐表哥表弟,十個人左右,統統圍着一張大圓枱吃飯,非常典型的中國人家庭飯局。餸菜在圓枱中央,各個家庭之間交換着彼此的生活日常,或高談闊論當下時世、東西文化,口水花自圓周往內飛濺,熱鬧非常。
我們的圓形實木大摺枱,很厚實,很有份量。開飯前,我和表哥這些十歲出頭的小子,雖然餓着肚子,為了顯示自己力氣非凡,仍會挺直腰桿,兩手扶着枱腳,堅實的圓木板貼近身體,憋氣,快步將圓枱提到大廳中央,再把它緩緩翻開。“叉腰翹腿”的摺枱,瞬間成為全場焦點。吃飽後,阿姨、姨媽或表姐把枱面抹乾淨,我們這些小子又把圓枱收起,藏回房門後。能屈能伸的摺枱,重新展露出低調內斂的一面。
圓枱有團圓之意,十個人圍在一起,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也只不過是圓的直徑,各人抬手,乾杯暢飲,在互相可觸可碰的距離。不像西方人的長餐桌,坐在同一邊、卻在長桌兩端的二人,別說搭話,連對上眼都十分困難。所以,圓枱(或圓形)寓意家庭和諧,是中國人的智慧,有一定邏輯根據。
一張圓枱,更是巧妙地融合了公領域和私領域。同一家人,常常坐在一起,因為距離近,總會竊竊私語地交流一些瑣事,如筷子長短、吃飽了沒有等等,坐在對面的另一家人未必聽得清楚;同時,不同小家庭之間,隔着稍遠的距離,又能放聲辯論,或分享時事見聞,公私領域間的轉移,能在半秒內完成。
自從外公外婆十多年前離世,除了大時大節,整個家族會去茶樓飲茶,我們已不常有機會聚在一起吃飯了,實木大圓枱在大家眼中,也由厚重變成笨重,早已被丟棄。然而,它的重量和溫度,我至今仍記得。
古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