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荳荳的洛基
《窗邊的小荳荳》是我在小時候開始接觸純文字文本時,反覆閱讀的其中一本。最近因為看到電影版上映,便在多年後重新把這本書閱讀一遍。從前讀的時候只當看故事書,也旨在讀懂整本書的所有字詞。當然,在讀的時候,曾嚮往那間寓教於樂、充滿自由與包容的電車學校;也曾試圖想像中午帶着有“海的味道”與“山的味道”的便當,與同學們一起吃。
也許是小時候沒看懂,我甚至不記得後半段的故事裡籠罩着戰爭的陰影,以及交纏着恐懼與希望的複雜情緒。另一個我毫無印象的,是小荳荳的狗“洛基”。小時候怕狗的我,大概沒把這個重要的家庭成員記進心裡。於是此時重讀,才留意到在家陪伴着小荳荳的那個毛茸茸身影。
牢記住小林校長教導“不可以欺騙動物”的小荳荳,也以真心對待洛基,把牠視為最親密的朋友。小荳荳與洛基玩遊戲時不慎被咬傷耳朵後,着急地請求父母不要責怪洛基,而就診後第一件事便是安撫自責的洛基。因此當洛基不見了——小荳荳後來也明白牠可能死了——是除了好友泰明去世外,悲傷色彩最明顯直白的章節。
小荳荳的學校包容着每個被一般學校認為“不一樣”的學生,而事實上這些學生只是如同社會裡的每一個人:身體有健全與否,有不一樣的性格思維,有不同的方式表達好奇與情感。明明是這些“不一樣”組成了世界的色彩,但人們總會把“不一樣”視為“困擾”。就像即使被“主流”學校視為“壞孩子”與“麻煩學生”的小荳荳,其實從她與動物的相處,便足以判斷她的善良。正如小林校長所言,最可怕的事,莫過於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世界上沒有壞孩子,沒有麻煩學生,只有不懂以真心善待孩子“個性”的大人。
波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