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牽動東西方歷史的香料之路(十一)
古建的推廣
加思欄馬路軼事
時遷偷鷄
中圖招標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3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古建的推廣

田中泓


    古建的推廣

    田中泓

    上星期在報紙看到一則消息,報道台灣地區著名的建築教授李乾朗,在孔廟教導小學生及初中生繪畫,透過對孔廟建築的介紹,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李乾朗教授是台灣地區很重要的傳統建築研究學者,早在二十五年前,他撰寫的《古蹟入門》,圖文並茂(見附圖),在台灣地區掀起一股對古蹟研究及保護的熱潮。那本書洛陽紙貴,很快就絕版及再版,也在台灣、香港、內地影響了一些古蹟介紹的書籍。

    中國傳統建築除了解決生活起居的問題,樑柱上的雕刻、簷頭上的彩繪(壁畫),無一不反映屋主的精神寄託。那些吉祥寓意圖像,正正傳遞着中華傳統文化的訊息,需要保護及傳承。

    《古蹟入門》一書及其後的古建築介紹系列,李教授將高深的學問平易地為讀者一一拆解,這樣引起更多人對古建築的關注,推動更多人對古建築的研究與保護。

    報紙上見到李教授現在雖然年老(七十五歲老人),但仍然為年輕人講解古建,透過繪畫,將他對古建的理解傳授給年輕人。

    他認為,中國傳統建築表現的線條美與西方建築不同,中國古代匠人以毛筆繪圖,線條充滿柔韌力,這種力量也表現在建築物上。對建築物的繪畫,其實是從中了解傳統建築的美,學畫者將來不一定要成為畫家或建築師,但這樣的練習可以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對未來任何方向的發展都有幫助。

    我非常認同他的觀點。然而,澳門不少家長讓子女去參加繪畫或其他藝術訓練課,卻着重於實際的目標,例如可以在日後升學得到優勢。當然,現在的學生除了課堂內容,都有許多課餘活動,選擇哪樣活動需要認真考慮。

    澳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中西式古建築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交匯,透過對這些歷史建築的學習,亦可以加深對文化的了解。可能缺乏的,是像李乾朗教授那種深入淺出的傳授。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