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微語絮絮迎新年
(散策人間)自言自語的圍裙
(二弦)老人與“狗”……
(斷章寫義)小校園的大星空
(聲色點擊)很苦寒 很溫暖
(古今亂炖)杜甫的瀟灑人生
(杏林外史)失語天子
(筆雯集)黃金萬両
(一路向南)到麗江退休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聲色點擊)很苦寒 很溫暖

程 文

很苦寒    很溫暖

    “我們東北有一種荒涼,只有我們東北人自己才懂的荒涼。年輕人都走光了,工業也沒着了,或許在弟弟妹妹面前,熱情是我們唯一可拿得出手的了。”

    ——東北網友的留言

    我們離開哈爾濱時,滿城南方小土豆,雖熱但未屏霸全網。元旦前夕,十一個來自廣西南寧,年齡由三歲到六歲的小朋友在三名老師帶領下,勇闖東北,被暱稱小沙糖橘,迅速成為全網頂流,哈爾濱極速爆火,元旦三天,創下遊客量三百多萬人次,旅遊收益六十億的驕人成績。

    因賣索菲亞教堂蛋糕走紅的女店主,勸風雪中堅持排隊的客人別等候,受訪時落淚:“……真的只有哈爾濱人才懂……最近有很多人和我這樣,看着開心的新聞,眼淚不停往下掉,真的為自己的城市開心。”

    哈爾濱火了,東北人哭了,只因一切盼望許久。

    曾幾何時,東北是共和國長子,匯聚全國最優秀的工業人才,六十年代的三線建設,東三省向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一大片窮鄉僻壤輸送人才、技術和支援。小時就聽父親說過,東北有森林黑土地,豐富礦藏,是中國糧倉,有最好的重工業技術和人才,哈爾濱還是音樂之城。近二十年,東北重工業光環消退,早不復昔日雄風,二○一二至二○二二年,東三省GDP增幅全國墊底。至去年,東三省逆襲,GDP增速搶眼球,二○二四年伊始,經一年的精心籌備,哈爾濱一炮而紅,被視為振興東北的象徵。

    在哈爾濱,隨時感受到當地人的歸屬感。我拿着秋林格瓦斯,一種以麵包發酵的飲品,不只一個路過的哈爾濱人主動走過來叮囑:“這個對腸胃好,這是我們哈爾濱獨有的。”

    在這場文旅宣傳戰中,不只有官宣的身影,更多是全體哈爾濱人的投入,冰城苦寒,但很溫暖。

    (找北找冷雪國行 · 三)

    程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