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感覺對兒童動作重要性
本體感覺意指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即大腦對自己身體形態的認知。本體感覺如果運作正常,身體便能輕鬆地做出不同的動作,肌肉能正常地收縮,關節也能自由地活動。簡單舉一個例子,當看電視節目表演時,嘗試跟着表演者的動作去做,看能否做出同一樣的動作。如果本體感覺發展良好的人,可以準確控制自己做出相對應的肢體動作和位置,甚至不需要靠視覺調整,閉眼也能知道自己每部分身體的空間位置。
本體感覺在兒童成長過程全面性且逐步地發展,而主要的發展時間大約在兒童五至六歲時。兒童先從粗大動作認知自己整體的身體形態,再到精細動作學習控制自己身上微細的肌肉活動。因此,在此階段的兒童,便能做出一些簡單的模仿動作,手腳並用,並適當掌握力度。在日常生活中,本體感覺是不可或缺的發展部分,但不是每個兒童都能正確掌握自己的身體空間位置。例如兒童在做動作中可能會顯得較為笨拙、緩慢或不協調。可能無法正確靈活地運用手腳,或者經常跌倒、撞傷,又會不小心碰撞到周邊物件。而在寫字時力度容易過大或過小,並無法知道要花多少力氣才能完成該動作。
兒童可能做甚麼事情都需要視覺的輔助,如果沒有眼睛盯着看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好。一般來說,兒童在成長的過程,身體發展速度很快,所以本體感覺可能無法跟上。因此需要花時間熟悉自己、學習和適應持續長大的個體狀態,在這階段會發現孩子本體感覺發展較差,不用過度擔心,可以透過下列訓練來提升。
要讓兒童本體感覺發展得更好,關鍵在於接觸更多的刺激,切忌過度保護。在嬰幼兒時期,可讓兒童認識和多玩自己的手腳,而且讓兒童多爬行。讓兒童玩一些可撐手和用腳出力的遊戲,同時協助訓練背部肌肉力量(圖一、圖二),如玩一些穿越紙箱、彈跳床、攀爬、跑、跳、舉手投籃、踢球等的遊戲(圖三、圖四);亦可在直立的板上寫字或畫畫,鍛煉上手臂肌肉(圖五、圖六);在自理方面,學習自己洗臉洗手、用筷子吃飯、綁鞋帶(圖七)等都是了解自己身體空間的好方法;此外,模仿動作可以是一項訓練個人本體感覺的遊戲。在公園溜滑梯、盪鞦韆、走平衡木或者跳繩等都是很好的身體感覺刺激。
本體感覺與兒童學習走路、騎車、跳躍、打球等需要動作協調能力的活動很有關聯的。本體感覺發展得越成熟,個人的感覺統合能力就越強,在生活中更加得心應手。如若對此有任何疑問,請尋求相關的醫療人員及物理治療師的協助。
澳門物理治療師公會
對兒童動作重要性
鄭翠萍
模特兒:鄭嘉喬
(註:以上資訊純供參考,若有進一步問題,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