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4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經濟恢復加快 就業市場向好
(一家之言)檢討成效 創條件引流
商戶倡推主題活動 助留澳消費
社區創新活動形式 引客提效
長途航線經營 拓回程客成關鍵
澳航下月復飛吉隆坡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3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經濟恢復加快 就業市場向好

    居民失業率降至2.9%

    經濟恢復加快  就業市場向好

    【本報消息】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九至十一月總體失業率為2.3%,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9%,較上一期(八至十月)分別跌0.1及0.2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降0.1個百分點至1.4%。有學者表示,居民失業率回落至3%以下,側面反映澳門經濟恢復較預期快,料就業市場穩中向好。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表示,本澳經濟結構以服務出口為主,第三產業所涉僱員規模大,旅遊業恢復帶動各業如酒店、餐飲、會展等人資需求,刺激就業市場。同時,今年政府在公共工程投入仍維持在較高水平,有助增加就業崗位。至於失業率能否回落至疫前水平,從今年首三季GDP看,經濟恢復至一九年7成左右,坦言完全恢復需時,失業率要快速回落疫前水平,亦非短期可做到。

    明年失業率料續降

    失業率3%水平被西方經濟學界定為“完全就業”。從目前失業人數看,無需大驚小怪,或屬摩擦性失業(處於換工、搵工狀態)、結構性失業(產業轉型需要轉業),其中,結構性失業難朝夕解決,這是產業轉型所面臨的陣痛,需要時間培訓新技能。他預測明年經濟有7-12%的正增長,就業市場穩中向好,失業率仍會繼續回落,回落速度則視乎經濟復甦程度。

    關於高學歷就業問題,他認為本澳四大產業培育需時,有的人才技能未能完全適配新產業,需要有磨合過程。值得關注是,高新科技發展,既有可能創造就業機會,也有機會提高效率而減少就業崗位。澳門在推動經濟多元過程中如何令勞動力市場與之匹配,政府宜做好相關工作。建議可鼓勵科技應用、科技轉化,加快壯大產業,提供更多就業可能性。

    五千四人就業不足

    統計局資料顯示,居澳勞動人口38.07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68.4%。就業人口為37.2萬人,本地就業居民為28.78萬人,較上一期分別增加1,500人及400人。按行業統計,教育、金融業和運輸及倉儲業的就業人數有所增加。

    失業人數較上一期減少500人至8,600人。尋找新工作的失業人口中,以失業前從事博彩及博彩中介業、酒店及飲食業的佔多。另一方面,尋找第一份工的新增勞動力佔總失業人口比重跌0.4個百分點至14.3%。

    就業不足人數為5,400人,較上一期減少200人,其中以建築業和運輸及倉儲業的人數佔多。與去年同期比較,勞動力參與率、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跌0.5、1.4及2.9個百分點。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