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3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輕軌電纜技術不達標照收貨
五輕軌線投資估算增至451億
公建局:電纜標準已提高
技術把關外判不等於撒手不管
李良汪促全面審視輕軌質量
“珠西都市圈規劃”促澳多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2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李良汪促全面審視輕軌質量

    籲公建局檢視不足引以為鑑

    李良汪促全面審視輕軌質量

    【本報消息】審計署公佈《輕軌氹仔線電纜故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指出未見運建辦於招標前曾把國標在內的主流標準比較分析,亦未見運建辦於判給後妥善掌握供應商所建議的銅帶屏蔽層技術規格是否合適。公建局在接受審計時回應表示,○九年招標時較通用的技術標準是歐標,國標非為必須採用的設計標準。立法議員、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表示,公建局回應明顯未清楚當時運建辦的責任及謹慎程度不足問題,凸顯官僚作風仍充斥於工務部門當中。

    李良汪認為,輕軌為本澳重大交通基礎建設,對社會影響之大、所涉及公帑之高,一直受社會高度關注。“作為當時負責籌備、協調及跟進整個輕軌系統的建設計劃,以及研究未來管理方案的運建辦,本來就有責任要慎用公帑及嚴選標準。即使當時未有必須採用國標的要求,但只要沒有禁止,作為主管部門及有關官員,亦應主動參考更多不同技術標準規範,最大程度選出最合適的技術標準,尤其確保運行安全。”他批評雖然公建局非為當時主責部門,但無論是審計期間抑或報告公佈後的回應,均顯示該局未了解及明白審計報告所揭示的核心意義,更未有認真檢視不足及引以為鑑,這才是最大問題。

    權責部門責無旁貸

    大型基建工程涉及重大社會及經濟成本,作為權責部門必須嚴格監督,以確保社會整體利益。即使聘請第三方協助執行,但在相關工程進行過程中,權責部門亦責無旁貸,必須對工程質量負有監督管控責任,以確保其外判服務達到要求。促請當局對現時已啟用的媽閣線、預計將於明年投入服務的石排灣線及橫琴線,以至現時仍在規劃中的東線等,均應全面審視,以盡快發現、跟進、處理當中可能存在的相同情況或其他質量問題,確保公眾安全。同時,對於輕軌出現的各項事故、意外等信息,現時只在交通事務局網頁內有小部分資訊,且近年已沒有更新,促請當局應在交通局或輕軌公司的網頁中系統性全面公開相關資訊,接受社會共同監督。

    他認為,即使現時運建辦已撤銷,但作為負責本澳基礎建設及其他公共大型建設的公建局,應以此作為警惕;同時,建議其他各公共部門亦應引以為鑑,在招標時除參考既定要求,亦應“多諗一層、多走一步”參考更多標準,驗收時亦應加強把關,嚴格把控工程質量,保障公共安全及公帑使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