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3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輕軌電纜技術不達標照收貨
五輕軌線投資估算增至451億
公建局:電纜標準已提高
技術把關外判不等於撒手不管
李良汪促全面審視輕軌質量
“珠西都市圈規劃”促澳多元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2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技術把關外判不等於撒手不管



審計署公佈《輕軌氹仔線電纜 故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

    技術把關外判不等於撒手不管

    【本報消息】審計署指出,輕軌系統投入服務後,出現多次電纜故障,更在二一年十月因更換全線電纜而停運五個多月,相關範疇應認真正視、檢討不足、理清責任、嚴肅跟進。

    審計署在《輕軌氹仔線電纜故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綜合評論中提及,本澳公共工程建設除會把工程外判,有時還會聘請第三方機構或相關專家協助,在設計、監理及工程項目管理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然而,部門聘請第三方協助,本身仍有責任設定合理的監督管控措施,以確保所外判服務妥當完善。

    輕軌作為本澳第一個大型交通軌道基建項目,當中涉及不少在本澳首次使用的技術,包括發生事故的22kV高壓電纜在內的一些設備及物料。正因如此,相關部門更加應該做足準備,無論在選擇及監控外判或聘請第三方機構服務,以及檢視當時本澳的技術規範與標準,都要謹慎評估、科學論證、認真執行,除確保工程順利完成,更重要是避免將來不斷維修或存在安全隱患。

    籲部門糾正規範

    審計結果表明,相關部門在整體工程項目管理包括外聘第三方的管控等多個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必須強調的是,即使將工作外判或聘請第三方協助,但並不代表部門責任止於此,作為維護特區政府公共建設業主方利益的專責部門,需要採取適當措施予以糾正和規範。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