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的社會 孩子無童年
——談電影《年少日記》
近年來,隨着抑鬱症成為熱門話題在網絡上頻繁出現,公眾開始對心理健康的話題有所關注,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然而,在社交媒體上仍存在不少類似的言論:“以前的孩子都沒有那麼嬌生慣養,沒有這樣那樣的心理需求,都是粗養過來,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面對這樣的言論,有一個回應特別有意思——以前被粗暴對待的孩子現在長大成人了,他們卻以同樣粗暴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就是如此,形成一個死循環。最近上映的香港電影《年少日記》,旨在以藝術的方式質疑社會對於青少年兒童心理狀態的不夠重視。同時筆者也認為,電影也在對於香港最新公佈的中小學生自殺身亡個案數據之高,提出批評和反思。
父權家庭的暴力教育
電影中香港的一個中產家庭,父母外表光鮮亮麗,有兩個讀小學的孩子,哥哥和弟弟。看似溫馨的一家,實際上是嚴重父權制的家庭。母親是全職太太,父親有工作,掌管着家裡的財政大權,稍有不滿地方就會打罵妻子。弟弟成績優秀,還會彈鋼琴,但哥哥卻甚麼都做不好,只會看漫畫。這個家裡,父親的家暴行為已是常態,哥哥常常因為成績差,被父親拿着雞毛掃在家裡邊辱罵邊追着打,打到全身都是傷痕。而母親和弟弟卻在隔壁桌子習以為常,面無表情地寫作業。引起筆者好奇的是,他們不是中產家庭嗎?他們不是更有錢更多資源嗎?他們不是更懂得前衛進步教導養育孩子的方法嗎?為什麼這種家暴會出現在他們家?……有沒有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孩子不打不長記性”的思想過度解讀並被實行?還是這位家暴的父親也是在家暴環境中長大,以至於他認為暴力養育是正確的?但這樣的事,對生活在港澳的我們好像見怪不怪。筆者在看這部電影的前兩周,在茶餐廳用餐時就遇過兩次,家長在公共場所大聲指責和打罵小孩。明明社會都進步這麼多提倡關注兒童心理健康,但為甚麼還是有這麼多家長可以如此對待和傷害自己的孩子?
社會議題電影的公眾教育性
香港新晉青年導演卓亦謙,也憑藉這部電影拿了二○二三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筆者很喜歡電影的三個情節設計,一個是哥哥的自殺,一個是反轉位回憶和兩條故事線穿插,還有一個是豐滿的父親形象。凡電影有一個不成文的劇情技巧,若要讓故事深刻,必須有人死。哥哥從小就感覺沒有得到愛,沒有得到重視,自己就像一個局外人,一直承受着父母親的暴力和壓力,能支撐起他生活的就是漫畫。後來有一天,他最喜歡的漫畫家自殺了,那個系列的漫畫不再更新,他的精神依託消失了。他也好像生病了,睡不着覺吃不下東西,他好想找人訴說,但沒人愛他,沒人理他,甚至他的家人拋下他獨自一個去了旅行……他感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多餘的人。最終,哥哥選擇了自殺,他希望以此去結束內心的痛苦和無助。而熒幕外的我們,看着哥哥不經意地一步一步走向深淵,作為觀眾的我們也在思考,為何看似小事卻演變如此?我們又能做些甚麼去制止同類問題?
但只有劇情還不夠,還需要觀眾有類似“恍然大悟”的震撼時刻。電影的故事線有兩條,第一條故事線是現在已經成人的主角,他是一位中學班主任(電影中並沒有說明這名男子是哥哥還是弟弟),因為學界最近傳出一封學生的遺書,班主任在調查過程中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此時劇情就發展到第二條童年故事線,一個小男孩在寫日記,說自己成績不好,羨慕弟弟哪方面都很優秀。我們觀眾都本以為是這位班主任在回憶自己的童年,但當兩條故事線的劇情發展到小男孩的自殺,我們才知道,第二條童年回憶故事線的主角,並不是這位已長大成人的班主任,而是班主任哥哥的回憶,是成年後當上班主任的弟弟在回憶哥哥小時候的日記故事。長大的人,是弟弟,而自殺的哥哥,永遠停留在十歲的那個夏天。
父親角色的刻劃也是電影的亮點之一。他是一個有家暴行為的父親和丈夫,但也是一個會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的爸爸。他會對家人惡言相向,冷熱暴力,同時他也會在一家人早餐的時候,聽妻子的勸告,鼓勵經常不合格的哥哥努力讀書,進步十名就可以出國旅行去遊樂園玩。甚至年輕時候看起來多麼的冷漠無情,老年時候也會卑微痛哭,道出心裡最掛念的是大兒子。他自責,企圖求得原諒,他被描繪成一個豐滿的人物,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惡人形象。通過回憶和情感的交織,觀眾可以看到一個有過錯的,不懂更好地表達愛,更立體的父親形象。這種複雜的人物形象也更加貼近社會的真實面,讓作為觀眾的我們更加思考人性的多樣性。
電影裡面呈現的就是常見的功利主義類型父母,逼着孩子成績優秀,逼着嘔吐生病的孩子還要去考試而不是休息看醫生,看起來是孩子病了,但父母更是病得不輕。別人家的孩子都學鋼琴,即便孩子沒有鋼琴天賦也要蠻勁練習,從小就以內卷去感受這個世界,而不是讓孩子多方體驗去感受對什麼感興趣……試問這個世上,在什麼都要考試的社會,何嘗有“家長資格測試”?筆者相信,以藝術形式呈現社會議題,比起一百部反家暴宣傳片更能引起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共鳴和行動。這部電影的成功,也表明了導演對於這個主題的敏感度和創作才能,以及公眾對於議題的關注程度。
秋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