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園倡加強支援長者建友善社區
【本報消息】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副理事長馬耀鋒表示,通過是次問卷調查,發現不少長者擔憂自身成為家人負擔,增加心理壓力。認為政府和社會需要共同支援長者,減輕負面情緒。並及早部署,營造共融家庭生活,建設友善社區環境。
優化暫托到戶服務
黃潔貞認為,應提升社會對長者支援及照顧的參與度,建議將“長者”納入“家庭生活教育五年工作計劃”的關注對象,推出嘉獎計劃嘉許重視尊老護老的家庭。優化長者暫托服務名額、使用次數和條款;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的基礎上,探討更多“到戶式”服務名額及項目,增加護老者的喘息空間。以及研究提供入住私營安老院舍補貼,作為中短期措施,以縮短整體輪候時間,加緊落實安老院舍宿位規劃目標。她亦建議制定“長者壓力指標”,讓家人協助長者填寫量表,了解長者身心狀態,並增加針對長者的心理服務。為提升發掘隱蔽長者的能力,宜加強與社團合作,提供更多上門拜訪及組織社區志願者組成“流動支援隊”等。
調升長者經濟補助
就社會及長者的實際經濟狀況,黃潔貞倡調升長者的普惠性經濟補助,其中養老金應採取“食品及非酒精飲品類”指數作為調整依據,以及提升長者的“醫療券”金額。此外,應研究擴大社會融和計劃對象至弱勢長者。長遠而言,更需要加快設立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及研擬建立危重病醫療保險計劃,為長者提供穩定及可持續的支援。
馬耀鋒建議政府聯同社團在各區推行“社區客廳”計劃,推動學校、有條件的公私營單位開放閒置資源及場所,供長者進行健體運動;加大長者活動中心的資源投入,例如增加長者書院名額,擴大長者中心的服務總量。他建議研究以適當政策手段,調整及控制石排灣區內公屋人口年齡結構比例,以減輕長者比例高而衍生的問題。
複診外判私營醫所
馬耀鋒又建議政府支持私營醫療機構推行家庭醫學,研究以外判方式,將患長期病長者的一般跟進複診分流至私營醫療機構,以縮短整體複診輪候時間及就近就診。同時,建議盡快實施“澳門長者健康生活專案”,運用人工智能、遠程醫療、遠程保健等技術,提升健康管理、康復照料、護理看護等醫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