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灣事通”便澳人暢行灣區
(新聞小語)金牌健兒精神激勵學子追夢
廣澳高速擴建主體工程動工
滙豐保險“澳”運會參與者眾
今多雲有雨
團體促監督美副將工程減影響
路環污水廠尾水符排放標準
切勿酒後駕駛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金牌健兒精神激勵學子追夢

夏 耘

    金牌健兒精神激勵學子追夢

    剛送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又迎來國家金牌運動員代表團。為人熟悉的金牌運動員馮喆、劉璇、李小鵬、楊威、黃旭、鄒凱、邢傲偉、吳敏霞、陳艾森、林躍,昨聯同澳區政協委員分別走進本澳三所學校及澳門大學,與師生分享心路歷程,交流互動。今日,金牌運動員將參與公益金百萬行,為慈善大軍打氣,為公益盛事喝彩。

    千錘百煉、精益求精,中國國家金牌運動員獲獎的背後,代表着多年來的艱苦訓練、毅力和奉獻精神。“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金牌運動員必須克服許多困難和挑戰,沒有嚴格的紀律要求、犧牲與奉獻的精神,不可能達至成功。國家金牌運動員走進本澳校園,正好為學生提供難得的機會,透過近距離的接觸,帶着他們的故事和經驗,激勵學生追求夢想,也讓學生意識到成功非偶然,而是需要通過努力和付出才能實現。

    體育運動不僅只是興趣,強身健體,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價值觀,發人深省。前國家體操隊隊員、奧運及世界冠軍馮喆講過:“體育教會了我很多,如何謙遜地去面對成功,更重要的是,如何體面地去接受失敗。”面對種種人生際遇,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方能行穩致遠。如何正確認識成敗得失,是當下學生及青少年的必修課。金牌運動員的故事,激勵我們在面對挑戰時保持毅力,不輕易放棄,並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

    運動員也需要嚴格的自律和紀律,包括規律的訓練、飲食和生活習慣等。這種自律的精神正正教導學生和青少年如何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以及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資源。

    施政報告提出將大力推動文化及體育產業持續發展,並推進本澳成為“體育之城”。除了舉辦更多大型國際賽事與完善場地配置外,城市的體育氣氛與居民對體育的熱愛,也必然是培育“體育之城”的養份。透過中國國家金牌運動員來澳獻技,探訪學校、社區等活動,除了讓居民有機會接觸到巨星風采,也可以帶動運動潮流與國家認同感。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