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4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酒店:賽車檔入住率九成達預期
(一家之言)做出特色 小店也可引客
澳人開懷舊茶飲外賣 冀拓新出品
青企:搬店解決平台依賴
中銀中小企:發展獨特口味
生產力:開發自家小程序降成本
學者:突出特色並考慮轉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1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一家之言)做出特色 小店也可引客

春 耕

    做出特色   小店也可引客

    第三季GDP數據出爐,按年升逾倍。當中經濟環境及就業情況改善,整體私人消費支出按年增長近三成。值得注意,住戶在本地的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兩成二,外地支出升逾倍。

    住戶的消費開支直接影響本地的營商環境。疫情期間受制防疫措施,居民留澳消費,支撐本地消費;疫後經濟復甦,居民開始回到疫前的生活模式,假日外遊、周末北上消費,導致在外地消費出現強勁反彈。相似趨勢同樣見諸香港,居民消費外流明顯,中小企反映復甦不均衡,本地消費疲弱,急需轉陣做旅客生意。

    為優化社區營商環境,政府、博企積極投入資源,冀引入旅客消費力,帶動中小企業務。活化舊區、引客上門,固然是好事,有利提升澳門的旅遊承載力,並讓旅客感受不同角度的澳門,有金碧輝煌的路氹度假區,也有本地特色、人文生活氣息的舊區。然而,正如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舊區活化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見效,需要時間摸索,不斷嘗試走出一條具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摸索如何引客入區,如何留住本地消費成重要議題。中小企除做好服務和出品,持續創新,更要思考所屬賽道及市場競爭,避免過度同質化。觀乎香港、內地商場日漸同質化,相似餐飲零售品牌、大同小異的佈局,比比皆是。反觀本澳度假村持續增設不同非博彩元素,舉行展覽、表演,引進不同消費層次的店舖,如本土的文創手作品牌、餐飲品牌進駐,近日有台灣三文治品牌落戶。

    鄰地商場現同質化趨勢,值得本地警惕。無論要留住本地客、抑或吸引旅客,都應發揮本地特色和設計原創產品,如近年本地珠寶品牌、古着店、文創店往往能吸引本地客、旅客特意前往。

    本澳地方小,如今資訊發達,只要做出特色,距離不是問題。旅客已走進來,如何發揮引上門的最後一步?政府、博企各項活化計劃除了優化配套,可引入像小店、特色店,豐富舊區吸引力,強化自身特色,助力引四方客。

    春  耕

3上一篇  下一篇4